祝紫嫣首次執導電影《但願人長久》,不僅自編自導自演,還主動找上關錦鵬監製、張叔平剪輯,兩大電影前輩為她首部劇情長片鋪路。故事描述1997年,來自湖南的林子圓、林子缺姐妹,隨父母到香港定居,她們的成長,面臨身份認同及貧窮問題,還有個長年吸毒的爸爸,父女關係從親暱走向疏離。
故事橫跨20年,以1997年、2007年、2017年每十年斷代。時間拉長,有助祝紫嫣鋪陳成長傷痕,「人的喜歡其實都是後天的,你經歷過的成就現在的你,所謂的熟悉感,都跟你童年某一個快樂回憶有關,我們習慣被愛的方式,其實跟我們小時候接受愛的方式有關。」
劇本吸引關錦鵬當監製,失格父靠吸毒逃離現實
關錦鵬説,他一看到劇本就被吸引,想起自己的父親及童年,「我們5個孩子住在一個小房間,我父親非常愛賭馬,因為我是大哥,就問他能不能小聲點不要吵?但他完全不理,我覺得心目中爸爸不應該這樣子,父子關係也沒有很親密。」父親在他14歲時因病去世,長大後他與弟妹們聊起父親,覺得應該懷念他、諒解他,但情緒很複雜,「我們經歷的不是同一個事情,但我在祝導的劇本裡,可以延伸到我自己記憶。」
《但願人長久》父親「林覺民」的設定,來自編導祝紫嫣的短篇小說《夏日的告別》,敘說子圓一家三口從湖南到香港定居,故事包括父親林覺民及父女親情,但吸毒的不是他,而是隔壁鄰居,鄰居明明人很好,但母親總是告誡子圓要保持距離。祝紫嫣將兩者合而為一:「他對故鄉有很深的鄉愁,但他回不去了。我就把他結合到『林覺民』,一個吸毒的、癮君子的父親,他對女兒有一些愧疚和遺憾。」
吳慷仁飾演的父親林覺民,無疑是失格父親。祝紫嫣說,不少工作人員問她,林覺民為什麼會吸毒?為什麼戒不了?她解釋,這其實和人性有關,有些事明知不對、有害無益,但還是想做,例如喝酒賭博、愛上渣男,對於林覺民來說,也是如此,「在生活中,他肯定對自己失望,現實裡可能抬不起頭,唯獨在吸毒那一瞬間,他沈溺於飄渺之中,可以暫時脫離現實。」
童年住劏房看《香江歲月》,玻璃電梯外難忘的香港夜色
電影是改編自己小說的半自傳作品,祝紫嫣花兩週就寫好劇本,而因為是小說改編,有些情節是虛構的,但其中情感及掙扎是真實的。她提到,雷同的主要是童年回憶,她1997年和父母從湖南到香港,故事就從這一年開始。她會根據情境及對象不同,在劇本括號註明哪句講湖南話、哪句講廣東話、哪句講普通話,有時還混搭著講,「這真的是我生活最自然的方式,是我一些經驗,很像開車速度要多快,真的是一個手感。」
電影要打造1997年、2007年的時代氛圍及新移民的生活處境,煞費苦心,林子圓、林子缺和父母住的「劏房」就是其一。劏房通常是老舊大樓隔成的小房間,是香港經濟弱勢的租屋首選。劏房空間侷促,大小不過三到五坪,一家人分睡上下舖,下舖旁邊擺一張小桌子,一家子就圍在那吃飯宴客,看重播的港劇《香江歲月》。
這是1997年林子圓一家的日常,也是祝紫嫣的童年,她也住過劏房,「我就住在金輪大廈,那空間是更小更髒,現在拍攝的是實景,其實美化了當時的環境。」她的居住環境還不是最糟的。她回憶,中學同學剛好是鄰居,他一家五口不是睡上下舖,而是睡同一張床,「我就問他怎麼睡?他說他們就打橫睡,腳會露出來。當時我就覺得,竟然有比我更困難的同學。」到了2007年,劏房升級為「一房一廳」,象徵他們經濟的改善。
群演借穿《梅艷芳》戲服,女校制服要有貴族感
而說起祝紫嫣的童年回憶,還有爸爸帶一家人搭乘的玻璃電梯,從高空中俯視香港夜色的畫面。劇組在逸東酒店取景,這也是當年祝紫嫣爸爸帶她去玩的地方。她説,現在看來,玻璃電梯外的世界並不特別繁華,不過就是高樓大廈還有霓虹燈,但對於當年小小的祝紫嫣而言,無疑是一場驚奇之旅。
她表示:「第一,我很喜歡高空;第二,那個車水馬龍,那個街頭!我當時在湖南從來沒有見過。」拍這場戲時,她堅持電梯外一定要有一位外國人走過,「你哪裡會在湖南看到一個外國人?但是在香港,1997年到處都是外國人。」另外,像是人生第一次吃麥當勞,也在劇中呈現,「我記得第一次吃薯條的味道,我很不喜歡。我就想,為什麼香港人喜歡吃那麼難吃的東西?但後來當你習慣薯條的蕃茄味,你就是一個香港人了。」
從童年到成年,《但願人長久》故事橫跨二十年,服裝也要展現時代性。有趣的是,1997年一大群臨演的服裝,是跟另一部電影《梅艷芳》借的。關錦鵬表示,《但願人長久》獲得香港電影發展局「首部劇情電影計畫」的補助500萬港元(約新台幣2069萬元),但為臨演做衣服也是一大開銷,他想到剛拍完的《梅艷芳》,便打電話問製片衣服還在不在,對方說還在倉庫,就借到衣服了,「完全符合那個年代,又省下一大筆預算!」
而妹妹林子缺2007年穿的高中校服,祝紫嫣也特別講究。她笑說:「我一直對於香港的傳統女校、名校,有很大的憧憬,她們校服的格子裙特別時尚!」為此,劇組特別訂做制服及校徽,要看上去就很高檔,「和姊姊子圓的校服截然不同,妹妹的就很有英國貴族的感覺。」
深受白先勇影響,異鄉人的感覺具有普世性
原生家庭的影響、親情的羈絆,是人生中很難避開,也永遠說不完的故事。電影令人鼻酸的橋段,莫過於片尾,林子圓目送父親漸漸走遠的背影,微小而落寞,之後她回到故鄉湖南,想看看父親提到的、童年的那片百合花田,親戚卻說「百合早就沒了」。祝紫嫣說,百合花田的構想,來自中國民謠組合「房東的貓」寫的〈八月十五〉歌詞:「媽媽/我的野百合開了嗎/三百六十五個日子裡/八月十五我最想家。」令人唏噓不已。
就像關錦鵬在劇本看到自己的童年,祝紫嫣也在吳慷仁的背影中,看到自己日漸衰老的父親。但祝紫嫣強調,不是所有關係都需要和解,「因為不是所有關係都可以和解,只是我們可以嘗試去理解那個不容易,就算他再不好,我們也曾經有很好的時候。子圓選擇去和大家飲茶、見面,我們可以做到的,就是讓自己不要那麼痛苦,如果觀眾覺得,跟父母切斷是比較舒服的,關注自己的感受還是最重要的。」
《但願人長久》講的是新移民的故事,其中有難解的親子關係,也有身份認同的議題。2023年祝紫嫣入圍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謝咏欣獲得「最佳新演員」之後,電影正式在台灣上映。祝紫嫣坦言,起初她有點忐忑不安,「一個移民到香港的故事,大家會有興趣嗎?由一位台灣人來演,會不會感覺被冒犯?」
後來她發現自己多慮了,一來,吳慷仁在《富都青年》演馬來西亞人,也深受觀眾喜愛,「以電影的名義,我們可以共享到這麼好的演員,我覺得很榮幸。」二來,故事是有普世性的,白先勇是影響她最深的作家,他的小說《台北人》、《紐約客》,都是描繪人在異鄉的故事,「原來異鄉的感覺是全球化的,不僅止於湖南到香港。說穿了新移民是小眾,我們在任何地方都有機會成為小眾,這其實全球觀眾都看得懂,而且有新鮮的感受。」
採訪撰文/許容榕
責任編輯/朱予安
核稿編輯/李羏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