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其實都是順著路走,就一路走到現在。」從歌手出道,接著演戲,入圍過十幾次金曲獎、拿下一座最佳台語男演唱人獎,也兩度闖入金鐘獎戲劇節目男主角獎的入圍名單,王識賢淡淡地說,自己只是在每個工作上都全力以赴。入行數十年,成為大家口中的「識賢哥」,他依舊沒有什麼架子,很樂意跟一起工作的朋友們相互交流。


曾被導演摔劇本,自認沒做好功課
說起會從歌手跨行演員,其實並沒有什麼遠大的夢想,作為歌壇新人,王識賢當然想要有更多的曝光機會,「在那個時候的戲劇環境裡,年輕的小生比較少,剛好有朋友推薦,我也想要多方嘗試,所以就答應去拍戲了。」回頭看看王識賢的出道經歷,1989年推出首張專輯《初戀海》,1991年就在林福地執導的《草地狀元》亮相,他的演藝生涯,幾乎是歌手跟演員身份齊頭並進的。
不過作為演藝圈的新人,一開始拍戲,就是場震撼教育。那時王識賢因為第二張專輯裡的歌曲〈雪中紅〉走紅,導演林福地邀約他在《草地狀元》客串5集,他帶著5集的劇本,就跟著劇組飛到泰國拍攝。
「我很努力,一個晚上都沒有睡覺,把前兩集劇本的台詞背起來,隔天一到現場,導演看到某個場景就決定先拍那場戲,結果那是第五集的內容。」王識賢雖然是笑著提起這段往事,但那時候的他既緊張又害怕,不單單是因為這場戲他還沒仔細翻閱,這還是一場一鏡到底的戲份,最後他因為表現得不如預期,惹得林福地對著他怒摔劇本。


「現在想起來是真的蠻糗的,但就是我沒有做好功課。」年輕時的王識賢哪懂得這麼多,原本以為演戲就只是講講話,在鏡頭前把台詞一句不漏的說完就好,可是劇本上不只有角色間的對話,還有許多用以描述畫面、動作的三角形標示,「後來是跟著前輩的腳步,邊做邊學,才慢慢發現臉部表情、走路快慢節奏,甚至每一寸肌膚都是表演的一部分。」王識賢用台語說著「一樣米飼百樣人(Tsi̍t iūnn bí tshī pah iūnn lâng)」,每段人生際遇都有不同鋩角,只要做足功課、對角色有想法,演員怎麼詮釋都有可能成立,這是表演的魅力所在,也是王識賢一頭栽入演戲的原因。
鍾富源是個走在鋼索上的人,把自己的恐懼深埋在心中
所以對王識賢來說,在拍戲過程裡反覆跟導演確認角色的人物設定,是他在演員工作上的堅持,「就像這次拍《星空下的黑潮島嶼》的鍾富源,第一天上工,拍的就是鍾富源的最後一場戲,我花了蠻長的時間跟導演討論要怎麼詮釋這一刻的心情。」參與戲劇演出,並不是每次都順著劇本時序進行拍攝,王識賢總是會不斷跟導演、對手演員溝通,抓清楚角色個性,甚至還會做筆記,「這樣打橫拍的時候,也比較好拿捏角色在故事裡的起承轉合走到哪個地步,心情上也比較不會慌。」


王識賢在《星空下的黑潮島嶼》中詮釋被抓到綠島新生訓導處的政治犯鍾富源,媒體說是王識賢從影生涯的第N次入獄,他則提起首度讓自己入圍金鐘獎的作品《流氓教授》的林建隆,「其實這兩個角色有點像,他們都熱愛自由、也願意跟其他人分享所學,只是鍾富源是在大時代的關係下被關進綠島,從此改變了他的人生。」
對於鍾富源這個角色,王識賢用「刺激」來形容:他是醫學系教授、刊物編輯又是詩人的鍾富源,一夕之間成為綠島階下囚,原本順遂的人生就此變調,「鍾富源看了這麼多書、學了這麼多東西,可是一開始又做不出什麼改變,當有所渴望又得不到的時候,會產生很多衝突、怨恨,這個角色就是在這樣的心境轉換裡,升級到另一種層次的人生價值觀,進而開始思考除了一股腦地往前衝,有沒有別的作法?」
王識賢眼中的鍾富源,是個走在鋼索上的角色,一同在綠島的年輕同伴不理解鍾富源、覺得他變了所以向強權低頭,但許多時候鍾富源不能說太多,有些事得先做了再說,「他知道時間是有限的,因為在綠島這種地方,你可能隨時被遣返,也可能隨時就看不到明天的太陽。他也一直在反覆思考:『革命一定要流血嗎?如果真的需要的話,那我流就好了!』」王識賢相信鍾富源其實也相當有壓力,但為了在眾人面前散發正能量,他只能把生活在黑暗中的恐懼深埋在心底。


能成為別人生命中的力量,實在太幸福了
不過說起自己跟鍾富源之間的共通點,王識賢想了想,大概是就是正能量了,「人家說相由心生,所以我一直覺得心態很重要,懷抱著正能量是可以影響周邊的人。」王識賢口中的正能量,是「真誠」這兩個字,無論是作為歌手還是演員,都要誠懇地面對歌詞、誠實地進入角色,自己得要先感動自己,這樣才能把歌曲意境和角色遭遇,如實地傳遞給歌迷和觀眾。
當然這樣的真誠,不僅僅是對觀眾的交代,也是對自己誠實。這幾年,王識賢的確在戲劇作品上的數量遠大於音樂作品,那是因為他開始懂得思考自己到底要的是什麼。
「早期很多時候是為了唱而唱、為了發專輯而唱,可是現在我會去思考做這件事的意義跟價值在哪裡。現在戲劇呈現會比較多,的確也是因為在拍戲的過程裡,會給我比較多刺激,所以就這樣一路拍下來。」王識賢說,「當下」很重要,其實他還是偶爾會在影視原聲帶裡獻聲演唱,但現階段的他,更想要在表演上作出挑戰和突破。


說到「當下」的狀況,先前為了宣傳電影,王識賢睽違8年多再次上臉書粉專發文,後來也開設Instagram帳號,和歌迷與影迷之間有了更多互動,「我真的非常感動,粉絲會在社群媒體上跟我分享他們對我的一些看法,或是他們在我的作品上得到的啟發,就會讓我覺得,以前流汗流血是沒有白流的。」看到粉絲在社群媒體上討論第一次認識王識賢是幾歲的時候,王識賢忍不住笑說,「果然是凡走過必留下痕跡」,但他很珍惜這樣的互動,正是因為他在工作上的真誠投入,也才有如此真切的回應。
王識賢用自己的真心,換得粉絲的真心,能藉著歌曲或戲劇作品的演繹,成為別人人生裡的一股力量或一個方向,王識賢既感激又感動地說:「哇,我太幸福了!」


採訪撰文/田育志
責任編輯/朱予安
核稿編輯/李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