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邱彥翔 (Ralf)」這名字,或許有些人一時之間還沒有反應過來,但如果搜尋照片之後,一定會對於他在超商廣告或是短劇上的演出有所印象。雖然多數人是透過廣告和表演認識他,但邱彥翔認識世界、甚至是認識自己,其實是透過「音樂」。

以現在常用的詞彙來說,他就是標準的「聽團仔」,不只參與國內外大小音樂祭,這幾年也成為音樂祭的主辦之一,甚至接下音樂節目主持棒,和各個台灣在地樂團相互交流,憑著彼此都熱愛音樂的初心,拉近彼此距離,也讓自己更靠近音樂一些。

雜食性的音樂攝取興趣超廣泛,小孩也跟著他聽重金屬

邱彥翔與音樂的接觸,其實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了,他記得父親從前在家裡就會練習小號,兒時的他是現場演奏的搖滾區聽眾,父親偶爾也會聽日本演歌還有爵士樂,這些都成了邱彥翔成長過程中的音樂養分。

「比如說我爸爵士樂就會聽B.B.King,但他也不知道那是誰,雖然他沒有刻意要讓我接觸音樂,但我就是這樣跟著聽跟著聽。」在那個對許多事情都還懵懵懂懂的年紀,邱彥翔的音樂攝取可以說是相當雜食。他會收看由余光主持的《閃亮的節奏》,余光會在每週末的節目裡介紹最新的西洋流行音樂;他也會固定收看國劇節目,雖然看不太懂,但依稀知道國劇裡有唱腔、有節奏,甚至鄰居家播放澳洲樂團Air Supply的歌,以及黃俊雄布袋戲裡每個角色都有歌手西卿演唱的主題曲,他都有印象。

不過要說到與「聽團仔」最有關聯的初印象,邱彥翔毫不猶豫地說出,是因為看了當時最紅的挪威樂團A-ha的〈Take On Me〉MV。「那個MV很特別,是一個在漫畫裡的鉛筆線稿男主角,把真人女主角拉進漫畫裡,後來兩個人終於從書中跑出來,成為真實人類的故事。」最一開始,邱彥翔是被MV劇情給吸引,反覆看著畫面,也迷上歌曲與樂團本身。

而開始著迷於音樂後,邱彥翔愈聽愈廣,逐漸發現自己對於搖滾樂的鍾愛,無論是美國殿堂級的重金屬樂團Metallica,或是出身愛爾蘭的搖滾歌手William Rory,都是他的心頭好。

「我的確比較喜歡聽節奏重一點的音樂,也會去了解歌詞內容,接著再從這些音樂當中,慢慢延伸到其他樂團身上,像Nine Inch Nails、No Doubt我也會聽,然後一路聽到台灣的甜梅號。」一說到聽團這件事,邱彥翔的話匣子完全停不下來,一個又一個的樂團名稱信手捻來。音樂在他生活當中無所不在,一路開車南下時他習慣找一首歌單曲播放,現在有了兩個孩子,也是讓他們從小就聽AC/DC,「我想說我聽什麼音樂,他們就跟著聽!」這樣的育兒方式對邱彥翔來說太過自然,畢竟他也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

聽團聽到辦音樂祭,每一次的現場體驗都無法被複製

但既然是位聽團仔,當然不會只有在家中或在車上聽音樂,去到各個音樂祭的現場,親身感受樂團與聽眾之間的直接交流,是邱彥翔多年來不可或缺的生活儀式。

「每個歌手推出的唱片,絕對是他們認為可以呈現給大家最好的一個作品,但是現場的魅力,在於每一場的台上、台下反應都不一樣。」說到音樂祭現場,邱彥翔心得滿滿,他很喜歡站在舞台的右前方,在聽音樂的同時,也會不經意地觀察到樂團和觀眾彼此互動、丟接球的過程。

偶爾覺得不太適合在太過前方的地方衝撞的話,他會站在最後面的位置,一方面是覺得此處的音場很好,另一方面是更現實的考量:「去音樂祭的話,每個場次之間都接很緊,站在最後面要轉場比較快一點!」說這段話的時候,邱彥翔表情十分認真,這絕對是多次經驗累積下來的Know-how。

好奇地問他,參與國內外音樂祭這麼多年,有沒有哪次的印象最為深刻?他想了想,選出2019年的「FUJI ROCK」。其實邱彥翔從2010年就開始去聽FUJI ROCK,之所以2019年會這麼難忘,實在是因為那年的雨下得太大了。「我們在主舞台的GREEN STAGE,你真的會感受到音樂的魔力,雨下那麼大,每個歌手都是跟著大家一起淋雨演出,可是所有人就是被吸在那裡。」那次邱彥翔一樣是帶著兩個孩子去聽團,雖然小孩在推車上有使用雨罩,但還是全身濕透,索性讓他們打赤膊聽音樂,他也依舊在音樂祭全場跑來跑去。

這一聽感覺十分辛苦,邱彥翔直接秒回:「不辛苦!你要去,就不要把辛苦這兩個字掛在嘴邊,因為音樂祭就是這麼有趣。」他一邊說一邊解釋,正是因為每次的現場體驗都無法再被重複,即使大雨滂沱,但台上台下一樣人聲鼎沸,這樣的經驗何其珍貴。

而邱彥翔除了當聽團仔,這幾年也因為音樂祭和許多夥伴相識,從2023年開始合辦「霓虹綠洲音樂祭」,「『霓虹』代表都會感、流行感比較重的曲風和樂團,『綠洲』則是象徵在沙漠中得到救贖、療癒的感覺,這樣的定義也影響了我們邀請樂團的方向。」有機會成為主辦活動的角色,對邱彥翔來說又是不同體驗,2024年他邀請萬能青年旅店登台,看到他們雖然很晚才抵達現場,卻還是一路彩排到凌晨兩點,這樣的認真嚴謹也是他在辦理音樂祭的過程中,希望聽眾除了因為音樂而開心,也能體會幕前幕後所有樂手與工作人員的用心。

樂團之間有互挺的默契,驚喜演出是歌迷的禮物

至於邱彥翔近期替自己的聽團版面補上的新拼圖,是接下《海味61號》第二季的主持棒。「我沒有想過會找上我,但真的很開心,因為我看到台灣這片土地上的樂團像雨後春筍般一直冒出來,他們也很有企圖心,想要被看見,我覺得這是蠻好的事情。」以主持人的身份,邱彥翔在每集節目裡和不同的樂團、音樂人碰面,聽對方聊起創作背後的故事,也交換自己熱愛音樂的這份心情。

他分享在節目中,他去到彰化溪洲聽回老家的吳志寧分享家鄉帶給他的養分、必順少年在做音樂時的專注眼神、榕幫帶著邱彥翔回到母校成大校舍屋頂的即興創作、芒果醬把大家找來移地訓練一兩個月,還有融入宮廟文化的震樂堂、講述嘉義民雄在地故事的裝咖人、全員出身宜蘭以全樂器創作出道的同根生。邱彥翔真的每一集都想拿出來跟大家分享。

「我在這些樂團身上看到,他們彼此之間會有個互挺的情感存在,今天我是這個團的主唱,但我可以去另一團演奏樂器,有時候這樣的合作還只有限定一次,這就是歌迷的驚喜。」和這些樂團有些事前熟識、有些是因為節目結緣,邱彥翔笑說,有些成家立業的樂團成員得知他都帶著小孩去音樂祭,也想著要帶著孩子一起去表演現場,「我是觀眾我都帶小孩來了,你是樂團的,你不帶小孩、誰帶小孩來?」於是慢慢的,除了在音樂祭與樂團朋友碰面,各自的小孩也會在現場成為玩伴。

到底音樂對於邱彥翔來說,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他的答案十分肯定:「是讓我回血的動力,提醒我不要原地踏步。」Francis Sinatra的〈Fly Me To The Moon〉,總是激勵他要想盡各種辦法,去到自己想去的地方;Nirvana的〈Come As You Are〉則是提醒著無論經歷什麼事情,在人生不斷面臨選擇與決定的過程中,都不要忘記自己的初衷;而邱彥翔更是鍾愛Eminem在〈Lose Yourself〉開頭演唱的OS:「它前面講說,如果現在生命遇到一個機會,你會用力抓住它呢?還是你會讓它錯過?」

而邱彥翔早就用行動來證明他的選擇與決定了,從聽團仔到出沒大小音樂祭與專場、舉辦音樂祭和擔任音樂節目主持人,只要機會來了,他會大步向前、伸手緊抓,只要勇敢跨出去,就一定能看到不一樣的風景。

採訪/朱予安
撰文/田育志
圖片/Ralf提供
核稿編輯/李羏

《海味61號》公視+線上看!

《一起聽團吧》公視+線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