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賴俊羽執導的校園浪漫電影《愛情無全順》大受觀眾歡迎,劇情以一段辛亥革命時期的鄉野奇談作為背景,並加入許多懸疑元素,可以一窺他對文史改編創作及推理類型片的喜好,甚至投入七年光陰和熱情打磨一個故事,才拍出電影《搜查瑠公圳》,並將自己與父親之間的情感投射其中。

台灣第一起女子分屍命案和媒體亂象

《搜查瑠公圳》改編自戰後台灣第一起女子分屍命案「瑠公圳分屍案」,案發在1961年,當時引起社會譁然,連總統蔣介石都關心破案進度。明明正值白色恐怖的年代,言論受到政府管制,但這起案件不僅報社可以自由報導,還任由報紙捕風捉影、聳動下標,甚至直接刊登出女屍的容貌,賴俊羽說:「我認為這算是台灣第一次的媒體亂象。」

電影《搜查瑠公圳》改編白色恐怖時期的著名案件「瑠公圳分屍案」。(圖/伯樂影業《搜查瑠公圳》)
電影《搜查瑠公圳》改編白色恐怖時期的著名案件「瑠公圳分屍案」。(圖/伯樂影業《搜查瑠公圳》)

在輿論壓力下,警方為了早日破案,宣布接受民眾舉報、提供線索,而民眾為了爭取高額獎金,爭先恐後提供消息,造成警局人滿為患、陰謀論四溢,「有人影射一位空軍英雄是兇手,他本來有機會成為總司令,結果因此辭職,最後去賣冰,我覺得很諷刺,因為他比較有名,所以被認為是兇手。」

受盛名所累的不只空軍英雄,其實瑠公圳分屍案棄屍地點不在瑠公圳,而是在台北市新生南路旁的堀川,賴俊羽認為,這十分呼應被捲入的空軍英雄,《搜查瑠公圳》便以當年捲入的軍人家庭出發,講述軍二代警察趙子午(朱軒洋飾演)和女記者張秀秀(吳卓源飾演),因緣際會組隊調查分屍案,不料他的將軍父親趙志昇(張世飾演)竟遭人指控為兇嫌而被逮捕刑求,也將趙子午逼入絕境。趙子午和張秀秀兩人宛如福爾摩斯和華生,一步步揭開謎題,帶領觀眾揭開兇案真相。

電影《搜查瑠公圳》中的男主角趙子午(朱軒洋 飾)為一名軍二代警察。(圖/伯樂影業《搜查瑠公圳》)
電影《搜查瑠公圳》中的男主角趙子午(朱軒洋 飾)為一名軍二代警察。(圖/伯樂影業《搜查瑠公圳》)
《搜查瑠公圳》美術還原60年代的辦案現場。(圖/伯樂影業)
《搜查瑠公圳》美術還原60年代的辦案現場。(圖/伯樂影業)

從漫畫、桌遊到電影打造IP,角色鮮明找演員出奇順利

六〇年代的辦案科技雖不如現代,但撲朔迷離的案情已戲劇性十足,加上白色恐怖時期下,派系角力及思想壓迫的社會氛圍調劑,一場具有時代感的懸疑推理大戲,就在賴俊羽的電影腦裡盛大上演。 2017 年他開始與數名編劇合作,將案情改編成電影劇本,並開始畫分鏡,但在尋找投資方時四處碰壁,「我突然有個想法,不如我把分鏡圖變成一本漫畫?」於是,他找來漫畫家林詩禮合作,有別於一般的漫畫分鏡,整本漫畫皆以 16:9 的電影分鏡構圖呈現, 《搜查瑠公圳》漫畫版就是電影版的分鏡腳本,讓讀者在閱讀過程就像看了一部推理懸疑電影。

漫畫《搜查瑠公圳》以電影分鏡圖呈現故事,描述軍二代警察趙子午和女記者張秀娥(阿秀)追查「瑠公圳分屍案」的故事。(圖/博客來)
漫畫《搜查瑠公圳》以電影分鏡圖呈現故事,描述軍二代警察趙子午和女記者張秀娥(阿秀)追查「瑠公圳分屍案」的故事。(圖/博客來)

2022年《搜查瑠公圳》先以漫畫形式出版,緊接著出了桌遊,到了2025年電影才正式上映。「單單只是給劇本,每個人都會有各自對這個故事的想像空間, 一旦將它具象化之後,在溝通上就會變得更精準。」或許就是經歷了不同媒介的打磨耕耘劇本,當賴俊羽真的要將《搜查瑠公圳》拍成電影時,其中的角色已具備非常鮮明的輪廓,選角很順利,而演員也能專注在厚實故事人物的細節,並將其深化在表演之中,「劇本只是一張藍圖,反而都是他們(演員)在教我,賦予角色更多想像空間。」

無名女屍及女記者、老兵及將軍,是時代壓迫下的對照組

角色的設定及塑造,皆有其時代意義。賴俊羽說,分屍案在當年傳開後,引來很多丈夫前來認屍,想要確認是不是自己逃走離家的妻子,甚至刊登廣告警告或尋找逃妻,反映出當時女性權益普遍低落,以及隱藏在社會裡的家暴問題。電影中的無名女屍和女記者張秀秀,其實是一組相互呼應的角色,「她的真實身份是一個遭到家暴的女人,而秀秀則是在職場上受到男性打壓和歧視的女性,我想要隱喻她們相似的命運。」兩人都是在對女性壓迫的時代下追求自己想過的生活,卻得到截然不同的結局。

被害者女屍的真實身份是一名遭到家暴、懷有身孕的年輕婦女阿美(李雪 飾),因與前夫衝突而遭到殺害。(圖/伯樂影業《搜查瑠公圳》)
被害者女屍的真實身份是一名遭到家暴、懷有身孕的年輕婦女阿美(李雪 飾),因與前夫衝突而遭到殺害。(圖/伯樂影業《搜查瑠公圳》)

女主角張秀秀的形塑,參考自當年真實人物,分別是攝影記者伊夢蘭以及文字記者楊千鶴,她們都是台灣第一代的女性記者。兩位前輩記者的自傳寫道,當時只會被分配到婦女專欄或地方小吃這類軟性報導,在辦公室也常被當成小妹使喚,「她們個性都特別堅毅,妳必須要比男生還要男生,才有辦法證明自己。」賴俊羽在第一時間就鎖定歌手吳卓源來演出,「她是一個很有企圖心的女孩子,這點跟張秀秀很像,很勇於突破她的現狀。我面試她的時候,她絲毫沒有害怕或猶豫,非常願意嘗試。」

張秀秀(吳卓源 飾)出身自一個受到白色恐怖壓迫的知識分子家庭,成為記者的目的是想找出父母的下落。(圖/伯樂影業《搜查瑠公圳》)
張秀秀(吳卓源 飾)出身自一個受到白色恐怖壓迫的知識分子家庭,成為記者的目的是想找出父母的下落。(圖/伯樂影業《搜查瑠公圳》)

老兵陸根生及將軍趙志昇,則是另一個對照組,他們象徵外省人不同的選擇,前者是想落地生根、但求而不可得的底層人物,後者是深信家在海的另一邊的權貴階級,在白色恐怖的年代,其實外省人也有被害者,「我在調查過程中,發現外省人殺害外省人的比例也不少,而且都是知識份子和高官,手段往往更激烈,因為他們非常瞭解彼此的惡。」於是在《搜查瑠公圳》中更,著重於描述外省人之間的糾葛。朱栢康和張世精準呈現角色樣貌,帶來超乎預期的演出,令觀眾印象深刻。

賴俊羽說,找香港演員朱栢康來台灣演陸根生,一方面是角色的演技吃重,另一方面是想藉由台灣觀眾不熟悉的面孔,製造對角色陌生的感覺,沒料到《搜查瑠公圳》還未上映,朱栢康就先以《破・地獄》爆紅。賴俊羽說,朱栢康是一位藝術家,表演的每個轉折都很有層次,有一幕是陸根生撞見腐爛的遺體後,要跑到室外嘔吐,光是要「真吐」還是「乾嘔」就和賴俊羽有一番討論,「他認為乾嘔能展現這個角色的一絲人性。」

陸根生(朱栢康 飾)在戲中設定為一名戲子,曾從事表演藝術工作。(圖/伯樂影業《搜查瑠公圳》)
陸根生(朱栢康 飾)在戲中設定為一名戲子,曾從事表演藝術工作。(圖/伯樂影業《搜查瑠公圳》)

至於趙志昇將軍的選角,打從一開始,賴俊羽就把演員張世納入口袋名單,但他長年在中國發展,原本不抱太大希望,「張世老師一看完劇本就答應要來演。」原來張世的爸爸就是一名貨真價實的將軍,他的童年就在真正的外省軍人家庭中生活長大,「他們更注重很多傳統的禮節,講究階級跟輩份,睡覺前和早上起來都要去請安。」也分享很多軍二代父子間會出現的矛盾經驗。

趙將軍被當成分屍案凶嫌,遭到逮捕刑求,最終寧可自殺也不認自己沒犯下的罪。(圖/伯樂影業《搜查瑠公圳》)
趙將軍被當成分屍案凶嫌,遭到逮捕刑求,最終寧可自殺也不認自己沒犯下的罪。(圖/伯樂影業《搜查瑠公圳》)

背負龐大父權和威權的時代壓力,不面對過去就永遠無法放下  

朱軒洋則因為陽剛外型,頗符合角色特質,加上富有爆發力的演技,成為男主角趙子午的不二人選。趙子午出身自軍人家庭,有著小霸王性格,但在囂張背後總有個揮之不去的陰影,賴俊羽這樣形容趙子午的心境,「你永遠超越不了你爸,你做什麼都會被說沒出息。」他違背父親的期待去當警察,威權時代的陰霾還重壓在他身上,「但這也成為趙子午成長很重要的推進力。」瑠公圳分屍案就是趙家父子共同經歷最大的難關。

趙將軍(右,張世 飾)和兒子趙子午(中,朱軒洋 飾)相處時常爆發衝突。(圖/伯樂影業《搜查瑠公圳》)
趙將軍(右,張世 飾)和兒子趙子午(中,朱軒洋 飾)相處時常爆發衝突。(圖/伯樂影業《搜查瑠公圳》)

賴俊羽坦言,「趙子午在一方面也是我自己的投射,我覺得每個男孩都會有一個父子情節。」他的語氣突然變得鏗鏘有力,「你必須要摧毀你爸,然後接受他,你才有辦法成為你自己。那是一種『父親的死亡』,這就是男孩子變成男人的一個過程。」他解釋「摧毀」不是指形式上的殺掉,而是透過溝通或瞭解,讓人生軌跡上的父親角色得以「死亡」。

「男孩子都曾把父親當成英雄,但在成長過程中卻發現不是如此。」原來,在賴俊羽升學的時候,爸爸執意要他去能保障收入的軍校,但他偏偏就讀了個藝術大學,接著走上導演的路,不穩定的工作型態難免換來父親酸言酸語。後來賴俊羽在和父親的一次對話中,終於理解為什麼爸爸當年那麼執著要他考軍校。「戰後那一代,國家需要大量的公務員運作國家機器,所以對公務員會特別好,他們享有的權利也會特別大,成為軍人也有類似的意義。」

因為了解時代脈絡造就的觀念差異,父子關係才漸漸和解,「不勇敢面對過去,就永遠沒辦法放下。」這也是賴俊羽創作《搜查瑠公圳》的初衷,即便面對傷口很令人恐懼,也很疼痛,但唯有正視過往,傷痕才有機會化作成長和癒合的養分,使傷害不再重蹈覆徹。

年輕的趙將軍和還小的趙子午從家中望向戶外。(圖/伯樂影業《搜查瑠公圳》)
年輕的趙將軍和還小的趙子午從家中望向戶外。(圖/伯樂影業《搜查瑠公圳》)

採訪撰文/林梵謹
責任編輯/許容榕
核稿編輯/李羏

延伸閱讀:魅力指數破表200%!絕對寵溺的年下男子朱軒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