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劇,是透過戲劇的手法演繹特定年代的故事,然而要成就一部膾炙人口的時代劇作品,除了史實的考究必須徹底之外,更重要的還有將史實與故事融合並轉化成戲劇的功力。這是史實與編劇碰撞出來的火花,虛實整合在一起,成就時代劇最迷人的地方。
2002年以公視文學大戲《後山日先照》奪下金鐘獎最佳導演獎的李岳峰,就是以拍攝台灣時代劇聞名的導演。李岳峰導演的作品,個人風格相當清晰,從《家和萬事興》、《愛》到《家》與《苦力》,他的一慣作風就是希望透過戲劇,把台灣過去小人物的打拼與溫暖記錄下來。
努力的台灣人就是時代劇的精神所在
李岳峰導演表示,過去的台灣,就像是一首又一首的老歌,每一首歌都唱出當時人們的心聲,歌聲中有悲傷、有淚水,也有打拚與忍耐,更有對未來的期待,而把台灣人努力與善良的故事透過戲劇呈現出來,是他心目中時代劇的精神所在。
農民與勞工是帶領台灣早期經濟起飛的重要推手,也是李岳峰導演作品中最關注的族群。當年在籌備《家》的時候,李岳峰導演即針對劇中礦工的角色到基隆田野調查,了解到1971年七星煤礦災變。從此礦工議題盤旋在李岳峰導演腦海,他一直想要找機會整理礦工的故事,因而催生出後來《苦力》的原創劇本。
史實鋪設主線 日常塑造層次
面對將史實轉換成戲劇這門學問,李岳峰導演表示,他的作法是以史實拉出時間軸鋪設主要劇情,並將他曾經聽到的故事與生活經驗重新詮釋,塑造戲劇層次。
以《苦力》為例,礦區發生災變,礦工為了謀生活,舉家遷移到當時正要蓬勃發展的基隆港,在港邊從事苦力工作,這是真實的歷史,也是《苦力》戲劇發展的主軸。為了講出這個故事,劇組訪問了老礦工、當地的耆老、港邊的苦力與基隆港務局的工作人員等,導演將他們的回憶收集起來,轉化成戲劇創作的養份,開展層層劇情。
創作者自身的生活體驗 即是時代最真實的樣貌
作為戲劇的創作者,導演與編劇經常討論田野調查的素材,有些內容很有趣,但不適合拍攝,因此觀眾所看到的劇情,都是創作者將各種故事內化後重新編排的成果。老礦工向導演分享,中午在礦坑吃飯時,經常有幾隻蟑螂會在放飯時間出沒,礦工苦中作樂,會從自己的便當裡挑兩粒米給來蹭飯的蟑螂,宛如把礦坑的蟑螂當作自己的好朋友。這個故事很有趣,在戲裡卻很難編排,然而導演會把每一個小故事收進心裡,轉化出其他的劇情描述礦工苦中作樂的心情。
許多人認為李岳峰導演的作品總是能夠貼近人心、引起共鳴,其中一個原因是他擅長將自己的日常故事融入劇本當中。《苦力》當中秀敏將爸爸經商失敗後的布用腳踏車載到港邊賣,靈感即是來自導演的太太與岳父。導演的岳父過去曾經營紡織廠,但經營不善導致布囤在倉庫中,當時導演的太太便興起騎腳踏車去賣布的想法,沒想到賣出了生意,從而變成父女每天一起騎車出門賣布。這些日常生活的片段,讓李岳峰導演的時代劇在還原史實之餘,更添增了台灣本土獨特的生命力。
戲劇手法:將情感的集結具體化
時代劇除了以日常故事作為襯底之外,也有偏重戲劇張力的安排。《苦力》當中港邊苦力以罷工行動抗議老闆的剝削就是一例,田野調查當中,許多老礦工均提到勞資不平等的議題,但當時歷史上並沒有真正有組織性的勞工運動。《苦力》在劇本發想時,李岳峰導演將小人物心聲集結起來,轉化成一場罷工,目的是透過戲劇手法,強化勞資不平等的張力,也藉此喚起觀眾的共鳴。
從事導演工作已超過四十年,李岳峰導演仍然著迷於台灣時代劇,尤其是台灣人早期打拼的故事,那是導演心中的美好年代,他希望透過戲劇展現過去台灣人民的生活樣貌。這不僅是要讓觀眾回憶起當年的美好,李岳峰導演更希望作品可以讓下一代深入認識台灣,他期許自己能夠持續挖掘本土故事,並用多元活潑的創作手法,把老故事的草根香與人情味傳承下去。
《苦力》全集觀看:https://lihi1.com/vMZ7w/DramaGo
文/郭馨棻
責任編輯/朱予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