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劇是指背景設定為特定年代,通過精緻的服裝、布景及道具以捕捉特定時代氛圍的一類戲劇,最早這樣的名稱來自於日本,是日本人對古裝歷史劇的統稱。但時代劇來到了台灣,除了透過劇情設定展現某一段年代的氛圍,更重要的是融入了時代的情感。

尤其聚焦於日治時代到民國早期這一段時間為背景的劇情建構,走過戰亂和戒嚴時期,或是描述經濟起飛的年代,不管是哪一種設定,不穩定的時空背景最能帶入時代兒女的悲歡離合,那種想愛而不能愛的糾葛、那種被命運操弄的遺憾和妥協,不論是親情、愛情或友情交織,豐富的情感軸線總是特別能夠吸引觀影者,進而產生跨時代的共鳴。時代劇之所以感動人,就在於這些像極了愛情的類真實人生故事。

接下來我們將進入時光隧道,依照節目播出順序推薦十部電視劇中的經典時代劇,看看哪部劇集的愛情與人生故事最為虐心、最能引起共鳴。

十、雨後驕陽(2014):一不小心就變成愛人大嫂的故事

這是一個關於鞋業在台灣的故事、一段兄弟之間競爭的人生。長達80集的劇情,以台灣近40年製鞋業興衰歷程為背景,故事橫跨三個世代,真實刻劃出台灣人「打斷手骨顛倒勇」的不懈毅力。其中貫穿全劇的就是女主角牡丹(楊貴媚飾),她在訂婚那一刻才發現所嫁的人不是所愛的人,反而變成了心上人的「大嫂」。看似灑狗血的設定,卻詮釋了那個時代對完美女人的期待與女性自我設限的沉重包袱,就算有掉不完的淚,既然嫁了就還是得堅毅不拔、努力而認份的持家打理一切。

2014年的金鐘獎,雨後驕陽入圍10個獎項,男女主角、男女配角都雙料入圍,最終拿下女主角獎(鍾欣凌)和男配角獎(陳博正),更可看出這部時代劇中,關於人物刻劃的細膩與動人。平凡而真實的家庭故事,親切地就像發生在身邊鄰里間一樣,看父執輩那一代如何走過曲折的人生,或許能更能珍惜現在社會賦予女性追尋愛情和夢想,擁有更多自主的選擇空間。

《雨後驕陽》劇照。(圖/台視提供)
《雨後驕陽》劇照。(圖/台視提供)

九、一把青(2015):描繪飛行官女眷強韌的生命樣貌

一說起時代劇,許多人腦中第一個浮現的代表作就是《一把青》,改編自白先勇「台北人」短篇集中的作品,以三段大時代下的愛情故事為主軸,從小人物細膩的情感出發,描寫1945年對日抗戰剛結束的動蕩年代。嚴謹的考證光前期劇本就花了兩年半撰寫,劇組還重新架設了兩個停機棚,以手工打造了兩架大小一比一的P-51野馬戰鬥機。

正如本片一開頭的破題:「男人們的戰爭結束了,女人們的才開始」。《一把青》以女人的角度詮釋了對丈夫飛行員的擔憂,以及需要比一般人更堅強的勇氣。光看朱青(連俞涵飾)、師娘(楊謹華飾)、小周(天心飾)三個女人飆戲,就非常的過癮,飛官女眷強韌的生命樣貌,在戲中發揮得淋漓盡致。面對隨時可能發生的死亡與別離,在堅強中掩藏著脆弱,沒有安全感的生活,卻能以智慧和堅韌態度面對一切。三種演繹愛情的模樣,比想像中還要刻苦銘心。嚴謹的製作和一流的卡司,讓一把青獲得2016年金鐘獎的戲劇節目、男主角(吳慷仁)、新進演員(連俞涵)、導演(曹瑞原)、燈光、美術設計等六大獎項,是當年的最大贏家,也成為時代劇中的經典佳作。

《一把青》劇照。
《一把青》劇照。

《一把青》全集觀看:https://lihi1.com/yOvKj/DramaGo

八、燦爛時光(2015):追尋自由之愛的青春之火

鄭文堂導演的戲劇,本身就帶有一種折服人的態度與觀點。故事描述1945年及1980年前後的兩個世代,身處大時代的男女情懷,他們有理想也有兒女私情,他們燃燒青春、感受愛情,也盡情享受青春的歡愉,而當理想的抉擇來臨時,他們也願意挺身、激情付出。主題曲中這句「在黑暗中,我不會把你放開」,恰恰見證兩世代愛情融合後的無限力道。

曲折而糾心的劇情設定,也讓本片獲得2016年金鐘獎的最佳編劇。自由之愛沒有對錯,不得不與不忍心,充斥著大時代兒女的遺憾與不容後悔的選擇,展現出超脫戲劇的真摯生命力。用愛情來見證一種時代變遷的抉擇,也串連起台灣爭取民主自由的歷史軌跡,是戲也是一種時代的眼淚。

《燦爛時光》劇照。
《燦爛時光》劇照。

七、春梅(2015):橫跨台日兩地的動人愛情

《春梅》劇如其名,類似人物傳記,以春梅為主,延伸出整個大時代的背景,見證紛亂時局,台灣與日本的愛恨情仇,刻劃了一個女人的堅毅與不屈。在時代劇還屬啟蒙的年代,春梅開創了許多先例,光拍攝就花了整整一年,平均一集要七天才能產出;橫跨台日兩地的劇情,讓劇中主要演員都具備了台日語雙聲帶的能力,讓觀眾能夠自然跟著春梅的一生起伏或嘆息或落淚。

春梅十二歲時就因一場農民抗爭,失去了父母,被收養後開啟了一生的顛沛流離。這部片中有三個男人深愛著春梅,青梅竹馬的和泰、日本人宮本剛、以及春梅所愛的養父獨子林俊彥。片中最終也給了一個惆悵卻不失溫馨的結局,結尾劇中一句台詞:「我們永遠別再分開,好嗎?」一輩子的坎坷情路總算有個歸屬,如果不愛看大時代悲劇人設的觀眾,可以放心好好追劇。

《春梅》劇照。(圖/台視提供)
《春梅》劇照。(圖/台視提供)

六、紫色大稻埕(2016):膠彩畫作打造的浪漫時光

紫色代表了榮耀與尊貴,象徵1920年代大稻埕輝煌的歲月,永樂座才剛落成,殷賑南街人潮絡繹不絕,這裡是台灣面對世界的門戶,也是民主文化發芽的土壤,更是全台藝術與經濟中心。故事以畫家郭雪湖追憶開場,回想他對藝術的熱情、與一名畫家的友情,以及一段注定無法開花結果的戀情。

愛畫畫的茶行少爺江逸安與劇團女伶如月錯綜複雜的情感糾葛,充斥著青春的不羈,也有著靜謐的淚光。比起惶然的愛情,本片更值得欣賞的是詳實考究了大稻埕昔日風華和講究的生活細節,栩栩如生的膠彩畫作更是本片值得細細品味的亮點,那些原先只出現在歷史課本上的名字:陳澄波、郭雪湖、李石礁、顏水龍、廖繼春,也突然都在劇中鮮活了起來。

《紫色大稻埕》劇照。(圖/青睞影視提供)
《紫色大稻埕》劇照。(圖/青睞影視提供)

文/Amber Chen
責任編輯/朱予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