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資源到位的前提之上,金鐘57五部最佳戲劇入圍各有哪些競爭優勢與贏面呢?
治癒當代文明病的台劇:《俗女養成記2》
《俗女養成記2》入圍金鐘 57 共 15 獎項,不證自明台劇有著「第二季可以更好看」的產製硬實力。于子育和謝盈萱繼續為全台灣媽媽與台灣女兒做代言,是會讓觀眾感到切題與驕傲的程度。該劇 IP 潛力在於就算此系列不能拍成台八劇長壽劇,若能比照《六人行》繼續拍下去、帶出更多台灣當代人生活文化面,或者像《大長今》一樣把台灣觀光與飲食文化推銷出去,都是功德無量。
表面上《俗女2》講的是兩三代台灣女性在家庭事業中重新追尋自我的旅程,實際上此劇碰觸的議題其實更多、甚至超越兩性,挑戰了堅不可摧的傳統價值文化。老舊社會思想常常不分性別地對於台灣人造成實際精神傷害與親友心結,這份集體文明症候群需要觀念的重塑排解、也需要喜劇治癒,而《俗女2》這次更加舉重若輕。只是《俗女2》作為金鐘57 最奔放可愛的戲劇節目入圍片,在全劇徹底任性反骨的陳嘉玲,於最終結局一刻還是走向社會所期望的結婚生子道路。雖基於喜劇調性而給個皆大歡喜的 ending 是無傷大雅,但願戲外真正不婚不生的陳嘉玲們還是要勇敢一點。
在金鐘57 戰場上,《俗女2》就是金鐘56 的《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以女性為主的家庭喜劇題材常常在評選討論階段就被小看、被認為難登「男燈」大雅之堂。這一次,評審團主席陳慧玲能有多捍衛《俗女2》等於她就有多捍衛《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最終是誰堅持?誰妥協?才能、才會讓《俗女養成記2》順利得獎?筆者也深感好奇。
台劇向上提升的暖力:《茶金》
入圍金鐘 57 高達 16 獎項的大贏家《茶金》,講述的是 1950 年代新竹茶業在面臨政黨策略與國際關係詭譎時的種種應變求存故事,透過連俞涵、温昇豪、郭子乾、薛仕凌與許安植等要角的生命遭遇而看見彼時台灣政經乃至常民狀況全觀。然而說到涉及政爭與商戰部分,《茶金》又太優雅、不做野性奪鬥,只有堅定的阻擋與無奈的退讓,一如纖柔的張薏心形象。
《茶金》珍貴之處在於全劇體質與男女主角抗瀣一氣,都是雖然優秀卻贏不過時代也死不認輸的執拗死撐,且他們有著自始至終的善良,而小吉與KK讓觀眾幾乎看得見也碰觸得到他們靈魂的嘆息餘溫,柔性批判力道開到最大、但不走毀滅風格,而是強調野火燒不盡的不卑不亢,這股正港台灣上流社會人士們的胸懷與堅韌形象,能在追劇後的某個夢醒時分激盪出你發自內心去深度嚮往,雖是時代悵歌,卻仍能暖勵人心向上提升。
《茶金》的卓越在於全劇在各方面都拍得的精雕純粹,至於這份去雜質化、讓多數角色的心意被內化而自不待言的感情戲表達,與當代韓劇潮所偏好的狗血式潑灑,距離是遠了點。在信紙上洩露心意寫出心上人名字是很文學感的呈現,影像有了卻輕輕放下戲劇可以達成的張力。《茶金》徹頭徹尾的低調奢華長相,讓該劇在戲劇節目獎項上的競逐上有著底氣但少了股魄力,還需強力仰賴金鐘評審也是同好知音、並站在審美制高點去討論才能成事。
台劇極限測試霸主:《逆局》
入圍金鐘57 共 8 個獎項的《逆局》,從劇情的發展與反轉、以及動作場面來看都是年度最瘋台劇之一。因拍過《誰是被害者》而被視為是繼《紅衣小女孩》程偉豪導演之後、最敢於碰觸類型題材與大膽挑戰台灣既有選角文化的莊絢維與陳冠仲,《逆局》讓台劇《痞子英雄》後繼有片之外,也升級此類型規模,經費與高達 20 小時的總片長,都是在為現有台劇商業化做最前線的極限測試。
台劇若想躍身國際舞台與世界各國做競爭,更需仰賴幕後勞苦功高的影劇工業技術團隊,以此脈絡來看,金鐘新開多項技術獎項以資鼓勵一事確實勢在必行。不只幕後夠力,幕前角色群的高熱狀態也讓《逆局》成為一齣名符其實的衝組。然而這一股腦兒帶著觀眾往前衝刺的勁道,成就了類型血氣而沒空醞釀出《誰是被害者》當初角色群為人所樂道的複雜幽微感性,集數之多也讓結構與分集主題聚焦更難,是登上台劇類型之巔的《逆局》未達滿分之處。
最義無反顧的台劇:《斯卡羅》
入圍 13 獎項的《斯卡羅》是金鐘 57 入圍作品中最生猛的一道洪流。短短一羅妹號事件,震盪與呈現出台灣人多族群共生系統受力解構、後又自體重生的有機生長過程。過程當然是血肉模糊的。全劇先是以吳慷仁所飾演的「水仔」為首,將人性與鬼性雜揉為一、祭出地獄級演出來展現「土生仔」的強大求生欲,緊接著不只土生仔被各強權往死裡打入修羅場,連美軍都整批覆滅遭殃!
轉頭看看日本或大陸動輒將一齣歷史劇拍成4、50集,可想而知《斯卡羅》的為難與最終高度濃縮全劇的工程有多浩大。一齣需要密集動腦解壓縮去閱聽的影劇固然無法討好眾人,甚至可能背對了觀眾,然若台灣電影有侯孝賢,台劇則有曹瑞原,用生命拍戲用以換取台灣人的故事成為作品,這件事本身與斯卡羅頭目與公主在故事中所做的事、以及「水仔」做鬼也要護「土生仔」血脈得以延續的拼死都是同一個道理,拍出《斯卡羅》是台灣遲早該面對的自家歷史故事、也是台灣人尋求自我認同時的必要過程。
站在金鐘57 最佳戲劇節目入圍片群之中,以議題、精神價值和戲劇啓發性來論,或以全體劇組搏命拍戲的義無反顧態勢來看,《斯卡羅》都是海放對手好幾條街,唯該劇追起來確實不輕鬆、歷史劇的硬傷就是需要觀眾給予耐性。
最接近《魷魚遊戲》的台劇:《華燈初上》
Netflix 《華燈初上》入圍金鐘57 共 11 獎項,但其實早已先得一大獎:《華燈初上》就是年度台劇《魷魚遊戲》,是台劇與觀眾齊心同樂的高光時刻。必須一提的是,《華燈初上》在各方面的好看,常讓她的劇本深度因而被小覷。楊謹華所飾演的蘇慶儀(蘇媽媽)之死,是酒店小姐之間內鬥檯面化的開始,也是促成潘文成與羅雨儂(蘿絲媽媽)產生革命情感的開端。要不是蘇慶儀被殺,她的機車與城府深繼續發展下去、繼續和眾人鬥下去,那還真不知道最後會是誰輸誰贏?
《華燈初上》將蘇慶儀比為白玫瑰卻又讓角色被跩入各種卑微情境,是《血觀音》裡所謂的公主命丫鬟身,丫鬟只是表面風光,私底下終究會被輕蔑、甚至只能偷偷睡公主的男人卻得不到名份,好不容易真的要去日本當貴婦卻成冤魂,但死了還是能繼續糾纏眾人,這麼精彩的女性角色刻劃,是一般男性角色除了變態殺人魔很難企及的腹黑厚度,尤其是華語影劇上難得的經典狠角色。而後續看來,若《華燈初上》拍攝續集,那也只有潘文成黑化才能與之匹敵了。
《華燈初上》就是一齣揪著人性各種面相大作文章的通俗好劇,各個角色與《魷魚遊戲》一樣都是面貌立體個性昭然辨識度又高,每號人物背後的故事也都有血有肉,可惜礙於預算有限,讓整齣《華燈》擺出了浮世繪的人群卻無法大刀闊斧拉出林森北路整體街景。然若往後台劇每齣都能達到《華燈初上》的雅俗共賞程度,那不消幾年去看韓劇也不會覺得他們有多麼了不起了。
以上即為金鐘57 最佳戲劇節目獎項的入圍戰力分析總整。綜觀世界各大電視電影等獎,給獎邏輯五花八門,再多的大數據與專業評析,都無法真正預測到不同專業領域所組成的評審團眾人意向,入圍即肯定或入圍即得獎不是說給入圍者聽的,而是給評審選擇困難症發時找台階下的。
金鐘獎是不是台灣艾美獎?或者當我們在問「有朝一日台劇是不是也能像《魷魚遊戲》一樣前進艾美獎並拔得頭籌?」此問題的時候,其實答案當然都是肯定的。韓劇耕耘 20 年才開花結果,反觀台劇文藝復興才過了兩三年。若不放棄、不中斷這股衝勁,五年十年內,世界將有更多觀眾會看見台劇。
本文上篇:金鐘57|台劇預算為何直衝9億?最佳戲劇節目入圍盤點分析(上)
撰文/雀雀看電影
責任編輯/陳珊珊
核稿編輯/李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