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電我們會開手電筒,它照出去(的光)其實是比較直線的,照射範圍比較窄。但把手電筒放在寶特瓶底下的話,因為光進入水會折射,另外寶特瓶瓶身凹凸不平的,它其實也會反射,所以你會發現光照到的範圍就擴大了。」分享起在《鹹魚小隊》節目中學到的防災知識,製作人張颿駿講得活靈活現。

雖然這是個為 10 至 15 歲兒少觀眾設計的備戰求生實境節目,但在他看來,節目內容對平時鮮少關注這類知識的大人而言,同樣極具學習價值。

《鹹魚小隊》隊員學習利用寶特瓶增加手電筒的光照範圍。(圖 / 《鹹魚小隊》提供)

日本「釜石奇蹟」99%學童成功避難,讓他決定製作《鹹魚小隊》

張颿駿分享,其實在烏俄戰爭後,許多節目陸續都開始談跟戰爭相關的內容,作為兒少節目製作人的他也不斷苦思,自己能針對兒童做什麼內容。畢竟在一般人的想像中,當災難發生時,兒童和老人大概就只是「被救援」的角色,起不了什麼作用。

但後來他意外聽到日本「釜石奇蹟」的故事,發現這想像或許不全然符合現實。

他談到,2011年日本發生311大地震,地震之後很多靠海區域,有發生海嘯的風險,起初很多大人可能覺得沒什麼,以為地震結束就沒事,但在一個叫「釜石」的靠海小鎮,反而是小朋友們因為有學校紮實的演練,堅持帶著大人跟更小的弟弟妹妹往高處移動,最後有百分之九十九點多的人都成功避難了。這就是「釜石奇蹟」。

受日本「釜石奇蹟」啟發,張颿駿決定製作給兒童的備戰求生節目。(圖 / 《鹹魚小隊》提供)

這段故事讓張颿駿意識到,其實只要透過訓練,兒童也可以在災難發生時立大功,甚至做得比大人更好。也因此,他開始透過廣泛閱讀戰爭相關書籍、參與課程以及諮詢專家,啟動《鹹魚小隊》的製作。

講求實作讓兒童當主人,刻意找專家主持強化傳遞知識

關於節目製作過程,張颿駿首先提到,「實境秀」是目前做節目的趨勢,因為希望讓兒童當「節目的主人」,而且有真實的展現,所以他一開始就設定要徵集「鹹魚小隊」隊員,並以處理戰爭時可能發生的災難及情境作為挑戰任務。依發生進程,就包含了防空避難、停水、停電、缺糧、大出血等,各集主題順序也按此排定。

小隊員學習找到住家附近的防空避難點。(圖 / 《鹹魚小隊》提供)
小隊員學習找到住家附近的防空避難點,並做出正確避難姿勢。(圖 / 《鹹魚小隊》提供)

除了讓小隊員執行任務的單元,因為每種災難的因應方式實在複雜,很多時候在操作技巧之外,還需要有科學實驗的輔助,學習才會完整,所以張颿駿接著也設定,節目需有「救難演練」和「科學實驗」這兩個單元。例如在談停水那一集裡,除了談從何取水,也談如何透過科學方式過濾雜質,取得相對乾淨的飲用水。

至於主持人的人選,張颿駿則分享,他們想過要找藝人,在宣傳上更容易做,「但藝人畢竟是在大人之間有名嘛!而且藝人有 EMT(Emergency Medical Technician,緊急救護技術員)證照的也不多。我們最後思考的,還是主持人對小朋友的學習價值。」幾經討論,最終決定由在 LIS 情境科學教材創辦人嚴八 (嚴天浩),以及知名登山家、義消山域搜救隊隊長三條魚 (詹喬愉)搭擋主持。

他補充說明:「鹽八老師常在校園帶課程,在學生之間本來就很有名。後來我們也發現,課本裡面也有講到三條魚,她是台灣第二位登上聖母峰的女生。」

節目主持人鹽八(圖左)與三條魚(圖右)。(圖 / 取自《鹹魚小隊》粉絲專頁)
三條魚(圖中)有豐富登山經驗,帶領小隊員在鄉下找水時沒有容器,她砍下一節竹子當容器,另一節則做竹筒飯,讓小隊員直呼佩服。(圖 / 取自《鹹魚小隊》粉絲專頁)

學美漫風格組Team破關,戲劇感讓科普節目更有趣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張颿駿主要製作給大人的科普節目,關於製作兒少節目,他表示自己在目前就讀國小三年級的女兒身上,找到一些關鍵。他說:「比起大人注重觀念之間的邏輯性,小孩子在理解上不只需要簡單,還要需要夠好玩有趣。像我女兒只要覺得那個節目有趣,她可以五遍、六遍這樣一直看耶!」

針對提升節目的趣味性,他分享,除了最直覺的安插詼諧情節,替兩位主持人建立鮮明人設,一個是說做就做行動派,另一個是深思熟慮謹慎派,也是一種方式。他說:「我會希望節目也有一點戲劇感,那有這樣的角色設定可以增加他們之間的衝突點,那樣比較有戲劇張力,也比較有趣。」

兩位主持人在節目中以截然不同的人設,創造「笑」果。(圖 / 《鹹魚小隊》提供)

另外,本來就是美漫迷的張颿駿也提到,節目動畫採美漫風格,亦是考量趣味性的設計。他分享:「像組織小隊這件事,其實是我看了閃電俠,他有一個團隊叫 Team Flash,我就覺得蠻好玩啊,我們也可以弄個小隊。」

張颿駿也補充,決定以美漫風格的動畫來呈現災難,還有另一層考量,那就是因為節目議題相對敏感,他不希望被曲解為是在賣「亡國感」,更不希望讓小隊員及兒少觀眾因此感到恐慌,於是決定透過「創造平行宇宙」,讓他們在跟真實拉開一段距離的同時,還是能透過任務和其他學習,建立一套防災應變策略。

活潑小隊員難免失控,突發狀況、笑料通通有

講起任務,張颿駿分享,製作團隊不只在降低理解難度的部分下苦工,設計任務時也有考量小隊員的能力來調節難度。他舉例,在談如何處理大出血那一集,小隊員在止血後應把傷患搬到安全的地方,「搬運傷患的方法不只一種,我們特別選了相對適合小朋友的搬運法,也找身形比較瘦小的女性來假扮傷患,讓任務能進行下去。」

小隊員在節目中學習加壓止血。(圖 / 《鹹魚小隊》提供)

不過,即便許多部份能事先考量,實作過程中還是有各種他沒預料到的狀況。比方說在停電那一集,他們設定小隊員們要在停電狀態度過一晚,沒想到小隊員居然摸黑開火煮菜,把工作人員都嚇壞了。

除了驚嚇的,也有讓他哭笑不得的。例如停電那一晚,他以為小隊員們經過整天的活動,應該會早早就累翻睡覺,沒想到小隊員個個活力充沛,本來有個關卡是要小隊員想辦法用發電裝置替手機充滿電,沒想到後來直接無痛過關,因為他們半夜不睡覺,狂騎發電用的腳踏車!

小朋友半夜不睡覺,輪流騎腳踏車發電(圖 / 《鹹魚小隊》提供)

「還有一個我覺得超好笑、超可愛的。」他分享,在處理大出血那一集,他們設定小隊員要協助大出血的傷患,沒想到有個小隊員說不想救,說要先確保自己安全。後來他們詢問小隊員當時的想法,小隊員竟然回答:「節目總是要有一些反派才有趣嘛!」

儘管有各種插曲,張颿駿認為小隊員還是透過節目有所成長。他說:「我們在最後兩集讓小朋友長途步行、往安全區域撤退。中間設計安插之前集數的關卡,也特別找之前學過的小隊員回來參加。本來不會看紙本地圖的後來會看了,之前學急救的小朋友也成功幫忙止血。」有小隊員告訴他,自己參加節目比平常在學校上自然課還認真。甚至也有家長回饋,說節目中的實驗很好玩,孩子回家還自己做了好幾次。

不少小隊員在節目中學會看地圖(圖 / 《鹹魚小隊》提供)
小隊員在鹽八老師的帶領下,以簡單的器材動手做實驗。(圖 / 《鹹魚小隊》提供)

小孩與大人共學,光是「有防災意識」節目就成功了

雖然《鹹魚小隊》主要是為兒少觀眾製作,但張颿駿表示,原本對防災知識不熟的他在做節目的過程中,其實也學到了非常多。

在他看來,絕大多數的大人也不知道節目中講的這些知識和對策,「其實我們實驗的器材都很好取得,大家都可以做看看;就算不做,記得怎麼做也很好;那不記得也沒關係,我覺得只要大家有這個意識,像走在路上會開始注意哪裡有『防災避難點』標示,甚至願意主動查更多資料,這節目就是成功了。」

張颿駿在製作節目的過程中,跟著小隊員同步學習。(圖 / 《鹹魚小隊》提供)

他也補充,很多人會問為什麼節目名稱叫《鹹魚小隊》,直觀的原因是主持人鹽八和三條魚,分別代表著「鹽巴」跟「魚」,組合起來就是鹹魚。但其實這個節目名稱還有兩個「隱藏版」的含義:一是鹹魚可以長期保存,就好像長期抗戰狀態中必備的醃漬物;二是人們大多都對戰爭毫無警覺,一旦它真的發生,我們可能就像鹹魚一樣束手無策,「可是我希望透過這個節目,無論是大人、小孩都可以學到東西,實踐真正的『鹹魚翻身』!」

採訪撰文/鐘敏瑜
責任編輯/許容榕
核稿編輯/李羏

👉到公視+ 看《鹹魚小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