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多前,張耀一如往常打開各大的演員招募群組,將看不懂的中文資訊就翻譯成英文,一次次寄出自己的履歷照片。

「我從小就有成為演員的夢想,但在印尼的時候專注學業,不敢去想這些,來到台灣才下定決心追夢。」懷著這股熱情,沒有經紀公司、沒有表演經驗的留學生張耀,到處加入各大徵演員的社團,從劇組發出的工作機會,尋覓被看見的可能。這天他看見《八尺門的辯護人》徵求印尼演員的資訊,是一個重要角色,但角色需求和他本人截然不同:印尼人、穆斯林,還要會說爪哇話。

「我是華僑,五官就和土生土長的印尼人不一樣了,既不是穆斯林,更不會爪哇話,唯一的共同點只有來自印尼,所以我有點猶豫。但台灣很少有印尼演員的工作機會,所以我還是填寫Google表單,沒想到導演真的邀我去試鏡。」

面試後,導演唐福睿沒有向張耀保證演出機會,而是請劇組為他安排每週三堂一對一的表演課,給他三個月的時間減重,把體態變成瘦弱的漁工「阿布杜爾」。一個月內,瘦了八公斤,由內到外蛻變成另一個形象的張耀,如願拿到人生第一個戲劇角色。

張耀為爭取演出機會減重,一個月瘦八公斤。(張耀提供)

爪哇島是陌生的故鄉,截然不同的角色生命造成巨大衝擊

「老實說,我以前只知道很多印尼人在台灣的工廠工作,不知道印尼人也在這裡當漁工,我是來到台灣才知道這件事。」張耀坦言,自己雖然來自印尼,但大學他就出國讀書,對於遠在家鄉一千公里外的爪哇島很陌生,加上從小就讀國際學校,平時都是用印尼語和英文溝通,和台灣多數移工的語言文化也差得天南地北,「可以說阿布杜爾這個角色,和我的生命經驗完全不同。」

來自印尼的張耀,挑戰與自己生命經驗截然不同的角色。(翻攝自張耀IG)

「阿布杜爾」是《八尺門的辯護人》牽動整部劇的悲劇人物,他的無奈和無助,反映遠洋漁工被壓迫的現實及體制的脆弱,漁船高壓的工作現場和語言不通所受的欺凌,在劇中都有深刻呈現。張耀分享,在準備「阿布杜爾」這個角色的過程,他沒去有印尼漁工的台灣漁船田調,而是通過表演課的學習,理解這個年輕漁工的內心世界。但他也開始意識到自己似乎過於投入,加上短時間減重的壓力,慢慢的,身邊朋友開始覺得他變成另一個人,不只體態、連個性都不太一樣。

他也發現自己變得很細膩敏感,開始害怕與人接觸,不敢直視別人的眼睛,「有一段時間我找不回自己原本的性格,如果有人對我開玩笑,我會感覺被冒犯、不好笑,這讓我有點煩躁,所以選擇獨處。」還好後來隨著戲殺青,他靠著家人和朋友的陪伴,才慢慢離開角色狀態。

劇中角色「阿布杜爾」呈現外籍漁工的無助與無奈。

喜歡海也喜歡船,靠信仰找回生活步調

那原本的張耀是什麼樣的人呢?談到這,張耀露出22歲男孩的爽朗笑容,暢談自己高中是籃球隊、喜歡打籃球和交朋友、也喜歡做菜,因為在為戲減重的時期,他鑽研許多料理雞胸肉的方法,意外開啟對烹飪的愛好。張耀也喜歡海和船,「或許我跟阿布杜爾一樣的是,我們都習慣待在船上的感覺,因為在我的家鄉望加錫(Makassar),搭船是很常見的交通方式。」

張耀在家鄉望加錫經常搭船,對海不陌生。(張耀提供)

張耀分享,自己來自基督教家庭,但阿布杜爾是很虔誠的穆斯林,所以他和同劇演員雷嘉汭會一起去台北清真寺學穆斯林祈禱的方式、如何讀可蘭經。儘管走進角色生命的過程很用力,但這沒有影響張耀原本的信仰,他週末照樣去教會,甚至無法脫離角色狀態的時候,更是靠家人的禱告慢慢找回生活步調,「我想這也是我能理解阿布杜爾這個角色的原因之一,我們都對自己的信仰很虔誠。」

「還有,我跟阿布杜爾一樣,都是生活在台灣的外國人,都要面對陌生的環境。」說到這,張耀很感謝劇組人員體諒他不諳中文,對他說話總是放慢語速,讓他在拍戲過程不會因為語言隔閡感到不安。他也細膩的觀察到如果台灣人要經過對方,會輕輕低頭致意,「這是我覺得跟印尼不太一樣的地方,台灣真的很有禮貌。我媽也很喜歡台灣,她來參加我畢業典禮的時候還說:你就留在台灣吧,這裡很棒!」

張耀認為自己和劇中角色一樣,都要經歷適應新環境的過程。(翻攝自張耀IG)

父母心疼兒子激瘦模樣,曾反對走上演員之路

其實,張耀的父母起初不支持兒子的演員夢,尤其看見他因為詮釋角色急速瘦下的模樣,更是心疼不已。「我的爸媽就像多數印尼父母,希望小孩可以成為醫生。」高中畢業時,張耀的父母給他兩個選擇,一個是留在印尼讀醫科,不然就出國讀書,但當時疫情很難到國外留學,防疫相對穩定的台灣成了他的首選,所以就來到台科大讀土木系。

張耀從小喜歡打籃球,因為疫情選擇到台灣留學。(張耀提供)

台科大有一千多位印尼留學生,宛如一個小型的印尼社會,張耀笑談,身邊很多同學都沒看過《八尺門的辯護人》,因為沒有字幕翻譯,自己也是直到三個月前有英文字幕後才看完整部戲,但在看的過程中情緒沒有太多起伏,畢竟當初花很多心力準備角色,已經很熟悉劇情,撕心裂肺的眼淚,都已留在表演的當下。

《八尺門的辯護人》導演唐福睿評價張耀是「好幾場戲都被他逼哭的天才型演員」。張耀分享,自己第一場戲的是拍殺船長一家三口的片段,在恍惚與絕望的情緒下鑄成大錯,也是前導預告片中讓許多人印象深刻的一幕。

張耀(左)和導演唐福睿(中)在漁船討論拍攝。

「開始拍的時候,其實我是很有信心的,因為我已經為這個角色準備三個多月,每天都在練習如何進入角色。對我來說,那場殺人的戲沒有太難。」他形容,拍攝當時周圍很多人和燈光,讓他有點緊張,但第一場戲結束後,「我變得更有自信,因為我準備得很充分。」

他回憶,比較難的場景都被安排在最後幾場,尤其幾場監獄會面的戲,很考驗表演的功力以及和對手互相拋接的節奏。他也很感謝同劇演員李銘順直接了當的提點,告訴他不該去想自己什麼時候要哭,而是必須理解角色,感受為什麼會難過、情緒從何而來,這也讓他改變一開始的表演方式,更深入角色的內心世界。

張耀在拍攝過程受李銘順提點。(翻攝自張耀IG)

語言仍是門檻難獲演出機會,光芒漸露讓印尼媒體也回頭關注

「阿布杜爾」這個角色,讓張耀被更多人看見,陪他一路闖進金鐘獎最具潛力新人獎的入圍名單,如今各方採訪邀約隨之而來,開始有印尼媒體看見這位在台灣逐漸發光發熱的演員,家人也為此感到驕傲。

張耀在很多訪談都提到,自己希望可以演出超級英雄和校園男神,畢竟年輕帥氣的角色形象更貼近他本人,也是兒時演員夢想的起點,「我想對大家說,不要放棄自己的夢想。哪怕有人說這只是兒時的幻想,但如果我放棄了,這一切就不會發生。」他誠懇的神情,讓人相信玩笑話中的幾分認真。

但其實在《八尺門的辯護人》之後,張耀遲遲沒有其他戲劇演出機會,找上的多是廣告拍攝邀約。說到這,張耀不免有些遺憾:「在台灣真的很難拿到角色,畢竟語言是很大的門檻,而且我講中文就是有個口音。但我還是想先留在台灣,未來也會看看印尼有什麼機會。」

做足準備的張耀,不排斥任何台灣與印尼演出機會。(翻攝自張耀IG)

在這之前,他會先為今年的金鐘獎紅毯做好準備,「我打算穿一套很帥的西裝,要看起來很酷。這樣可以讓自己更帥氣,對吧?」這時的張耀,就像許多女孩暗戀的校園男神,讓人深深相信,他會在意想不到的時刻,化身讓人眼睛一亮的超級英雄。

採訪撰文/宋家瑜
責任編輯/朱予安
核稿編輯/李羏

到公視+ 看《八尺門的辯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