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幽默又憂傷的電影。 」頭戴棒球帽、默默嚼著三角飯糰,入圍金馬最佳新演員獎的林政勳,品嚐著《優雅的相遇》從準備到拍完長達一年半的苦酸鹹甜,點滴全化成了養分。9歲就幸運當上童星,一路堅持了20多年,現在終於體會如何玩戲,從「扮演別人」直到「演好自己」,每遇生命轉折處感謝有貴人指路,「就像片尾阿勳重拾吉他,輕快樂音一掃過往陰霾,相信一切都會越來越好的。」
童星出身被霸凌差點學壞,考上華岡重拾演藝夢
雖然林政勳入圍金馬新人,但他是童星出身,表演經驗豐富。回憶國小初試啼聲就演了鄧安寧導演的《草山春暉》,客串一位彈鋼琴的小男生,林政勳陸續參與了40多部大愛台的戲,包括《明月照紅塵》、《歡喜有緣-後山土地公》等,但與大人對戲疲累感持續堆積,每天下戲後都跟媽媽說不想再演了,後來《綠光森林》所飾「布魯」一角,讓他嚐到走紅滋味,卻招來部分同學另類眼光與言語霸凌。
轉學後,林政勳停止接戲希望好好休息,升上國中進入叛逆期,不愛念書的他結交了一群混幫派的黨羽,國三快畢業原本差點也要走上歪路,朋友一句話卻救了他:「你不適合啦,你會彈鋼琴、吉他,應該可以去考華岡藝校。」
「記得是一千多人才錄取兩個班,沒想到我成績這麼差竟然考上。」就這樣,林政勳重回表演之路,不過學費昂貴,逼得媽媽得兼兩份工才能支應,之後讀了崇右影藝科大,他更加確立自己熱愛幕前與幕後的工作,「演員就是要懂得歸零,不過我是會到現場的編劇,還得兼任收音師,但現在重心放在演戲,必須拋棄過度解讀劇本的想法。」侃侃而談各種不同的工作狀態。
疑壓力大恐慌症發作,劇場工作遇瓶頸
儘管立定志向、一步步逐夢,但過程並非一帆風順。大約2019年時,林政勳恐慌症初次發作,「當時我在開車,因為忙完劇場週很累,突然脖子一緊呼吸不到空氣,等停好車進去賣場,眼前一黑身體癱軟,從椅子滑下去,在等救護車時我還跟朋友交代了遺言與密碼。」然而做完詳細檢查後,數據竟一切正常,打了鎮定劑回家,又發生心悸、換氣困難趕緊再掛急診,「看了很多間醫院,心想怎麼可能發生在我身上,結果醫生建議我看精神科。 」
不想面對病情,林政勳拖了很久,才去做了一系列精神鑑定,「剛開始醫生還輕描淡寫,說吃點藥就好,怕加重我的症狀。」直到當兵需要開請假證明,赫然發現自己是重度焦慮症,「我慢慢發現,當與人初相識,或見到久未謀面的朋友,甚至是重拾長時間沒做的事,它就可能會找上我。」
即便如此,林政勳在幕前、幕後的工作仍緩步前進。2021年,林政勳來到張作驥電影工作室徵選演員,正巧在樓下碰到大學同學尤勝鋒,得知同窗獲青睞選上、飾演《優雅的相遇》阿豐一角,在校總是領頭擔任編導的林政勳卻意外落馬,讓他沮喪了好一陣子,加上劇場工作面臨瓶頸,「來捧場的常是其他劇場同一批人,到底新的觀眾在哪裡?」茫茫看不到未來方向。
他原本以30歲當作事業的停損點,幾經思考,2021年28歲的他,做完最後一個劇場案子,沉澱後決心轉行。休息了一個月邊找工作,有天突然接到一通電話,以為沒機會的試鏡死灰復燃,「導演說想跟我聊聊…」危機化為轉機,他住進斑駁老舊的萬華警察宿舍,開啟了一連串的演員訓練。
疫情下經歷生離死別,懂了放下演技開竅
《優雅的相遇》是關於疫情時,關於一棟老公寓、一對對門鄰居的故事。為此,演員夥伴們先相處了半年左右籌備,在50多年的簡陋空屋裡,親手布置客廳與房間,從無到有,每天一早起來刷牙洗臉後就開始田野式觀察,把周遭兩公里的生活體驗融入情境,在黑白鏡頭切換下,不論V字型的狹窄走道、鋼筋裸露的樓梯牆面與屋內屋外的大小雨滴,都泛著濃濃的憂鬱感,「在那邊連走路都不時震落磚塊粉塵,住戶大姊常提醒我要靠樑柱走才安全。」
「不過訓練期間,張導一直覺得我整個人太緊。」即便聽從建議,去外頭跑了20圈,林政勳仍納悶要如何才能再鬆一點,開拍僅僅一周,導演認為抓不到味道只得先喊停。
豈料世事無常,受到疫情波及,他接連經歷了高中老師、大學恩師舒宗浩、爺爺及外公的喪禮,生離死別讓林政勳對生命有了一番新體悟,以前他總是閒不下來排滿行程,腦中杏仁核不停運轉,「現在就是把東西消化掉,每天能做多少算多少,不需對他人想法那麼在意。」
或許,就是這種「放下」的心情,等兩個月後回到劇組,整個人雖仍無精打采,但連導演都感覺林政勳不一樣了,抓緊時間重新開拍,演技彷彿打通了天靈蓋,懂得把一長串動作指令篩選出關鍵字,將台詞內化呈現出來,直到被導演稱讚他演得很好才回過神,卻想不起來剛剛到底演了些什麼,「就是進入那種不曉得自己『有沒有在演』的魔幻時刻吧。」總算領悟出導演所說的「玩戲」是什麼意思。
拍戲學會靜心調呼吸,恐慌症不藥而癒
首次拍長片就擔綱男主角,林政勳承認壓力確實很大,「好幾顆玩布袋戲的鏡頭,現場二三十人全看我一個坐在那,覺得替他們不捨,又擔心自己演不好拖到大家時間。」好在,如今他懂得調節呼吸,靜下心控制情緒,不去鑽牛角尖要給身邊的人「一個交代」。
懂得調節情緒之後,恐慌症似乎也不藥而癒。他說,以前一發病就不敢出門,更別提最愛的衝浪,只能窩在家裏狂看電影躲避人群,體認到精神疾病就是「有如器官」相隨的症狀,但奇妙的是,拍攝《優雅的相遇》期間,林政勳完全沒服藥,「因為導演認為疾病都來自於心理影響生理,只要開心,自然就不會焦慮。」他也漸漸找到與它相處的平衡點。
經濟陷困境兼職跑外送,入圍金馬爸爸只關心颱風假
林政勳的演藝之路,看起來漸上軌道,2021年拍張作驥的電影,2023年以合作編劇的《愛是一把槍》登上威尼斯紅毯,但親人的擔心如影隨形,「家人都擔心我養不活自己,似乎熬出了點成績,卻連國民年金的保險費都繳不出來,也沒有勞保,健保錢更要靠爸爸幫忙。」迫於現實生計,林政勳寫劇本之餘,得兼職跑外送、開白牌計程車、賣腳踏車勉強度日,父母希望他既然讀到碩士,應該當老師比較穩妥。
雖然從小就拍戲,但爸爸常以「小時了了,大未必佳」間接否定他的成績,或許是希望林政勳別過於自滿,然而親子互動長期觸礁,甚至入圍金馬獎第一時間告知爸爸時,「他竟然只關心颱風假停班停課,當下我默默走回房關上門。」失望之情,不言而喻。
不過日子久了,林政勳發現,只要與爸爸說清楚自己在做什麼,他就能理解並感同身受。現在,爸爸表面上不說,但會驕傲地向親友、同事說兒子在拍電影,趁著載爸爸回診、相約吃飯的時間,父子間過往裂痕慢慢修復。
他似乎也更了解自己的父親。在《優雅的相遇》中,當阿勳得知媽媽得癌症,卻還堅持要辦告別演唱會,氣得他破口大罵不好好照顧自己身體,林政勳馬上聯想到洗腎的爸爸也是這樣,「不理會醫生告誡飲食清淡,烤的炸的都繼續吃,還回我反正洗個腎就好了,剩餘的人生就是要享受活在當下。」明顯表達出對父親的關心,但又沒輒的複雜心情。
熬過人生低谷,想演溫馨喜劇片
熬過事業與家庭關係低谷,好不容易獲得金馬提名望見巔峰,林政勳最近又舉起了衝浪板,「與大海相處,即便再厲害的人,也並非每道浪都衝得起來!」他在高二暑假接觸衝浪後自此深深愛上,知道衝完這道浪剛站起身,可能瞬間就崩落,不過下道浪或許能衝很久,「必須仔細觀察每一波的浪形與風速、流速,其中變數實在太多,但對我而言就如人生啊,就算是捲進漩渦中,也得很享受那種窒息的快感。」
就如來到陌生新海域,他一定先探聽當地資深衝浪者,「搞清楚今天的海流怎麼走與浪在哪裡,掌握渦漩往左還是往右,才能安全回岸邊。」確實繫緊浪板上的腳繩,就算飄走還是能等待救援。
「如果可以的話,我好想嘗試喜劇或警匪戰爭片,笑中帶淚的角色,平淡的溫馨就足夠了。」算準下個浪尖來臨的時刻,31歲的林政勳牢牢把握每一次破浪重生的機會。
採訪撰文/譚兆青
責任編輯/許容榕
核稿編輯/李羏
劇照提供/張作驥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