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當時年僅29歲的香港演員鍾雪瑩,擊敗了張艾嘉、吳君如等資深影后,以電影《看我今天怎麼說》拿下第61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許多觀眾說,電影裡聽到她開口的第一刻,就立刻了解,為何影后非她莫屬。
打造聾人獨特腔調,聾人的困擾無處不在
片中,她飾演的方素恩是位沒學過手語,只會說口語的聾人,但人工耳蝸卻故了障、咬字問題也始終無法解決,她永遠都在聽不清楚及說不清楚的問題間苦惱。為此鍾雪瑩特別為方素恩創造一個腔調,讓觀眾能在她的每一句台詞間聽出,方素恩的困擾無所不在。


打造這個腔調並不容易,「當我認識越多聾人,越會發現每個聾人的狀況都不一樣。譬如說片中飾演幼年子信的鄭進希,他是個聾人,但口齒超清晰、超凌厲,和方素恩很不一樣。」鍾雪瑩說。所以她回到方素恩問題的起點「為什麼對口語感到不自在」,去思索身為大學高材生、人工耳蝸大使的她,為何會依然缺乏自信,並與導演黃修平一同討論出能讓觀眾聽出問題,也聽懂台詞的說話方式。
其實鍾雪瑩早在拍攝《看我今天怎麼說》前,就已學過手語,甚至還為黃修平單翻譯過幾次。之所以會學,是因為家人過去有聾人同學曾遇到手語翻譯不在場,導致學習困難的問題,便讓鍾雪瑩心想,好像可以學一下手語,既有機會認識新朋友,也可以幫助到他人。


「反而是在《看我今天怎麼說》拍攝現場,得和手語老師、其他聾人演員保持一點距離,不然會不小心手語太流利。」鍾雪瑩笑著說,因為方素恩要隨著故事慢慢學會手語,讓她拍攝前期得時時提醒自己,先把手收起來。
用手語打出心裡話最動人,最難的是要追光
方素恩學會手語後,不僅能和另外兩位主角葉子信(游學修飾演)及吳昊倫(吳祉昊飾演)流暢對話,也成了她思考時的語言。尤其是故事尾聲,一場方素恩在天臺用手語訴說自己心情的戲,最為動人。
「其實一開始有在想,平常是不太會有人用手語跟自己講話的。但我想,那對方素恩來說就是一種情緒的紀錄,有人喜歡用寫的、用唱的,而手語則是她的方式,即使沒有傾訴的對象。」鍾雪瑩說,理解方素恩後,便能自在地為她用手語打下心情。


不過鍾雪瑩補充,當下「技術上」最難的反而是要配合天光。因為畫面上的意象,這段手語獨白要在黃昏拍攝,「拍攝時間很短,大家都很急,但那時候的方素恩是平緩地思考著,快不了,所以跟拍其他場戲時很不一樣。而且這場甚至最早還想以日出為背景呢,時間更短!」鍾雪瑩開玩笑地抱怨道。
曾迎合家人期待選系,後來才知自作聰明
《看我今天怎麼說》裡的方素恩能讓許多觀眾共鳴,在於畢業後初入社會的那份心理衝擊。好不容易拼了22年的學業,以為大學結束後就能有所喘息,但實際不然,職場上必須學習、克服的難題依然許多,少了明確的方向,心也漸漸灰了。單靠努力到底能走到哪去呢?
「其實我也有過相似的經驗,但和方素恩很不一樣。」鍾雪瑩說,方素恩的媽媽禁止她學手語,要她學口語、財經,好能成為一位「正常」且成功的大人。而鍾雪瑩不一樣,「我其實最早是想讀電影或動畫的,但我『以為』家人會希望我能夠讀一些收入比較穩定的科系,所以最後選擇了香港浸會大學傳理系。」


多年後,某次和家人聊天時脫口出一句「早知道就去讀動畫了」,而家人則回了句「對啊,你為什麼不去讀」,鍾雪瑩才發現,原來一直以來,自己都誤會了。
為什麼會誤會?「因為溝通不足,就像方素恩與她的媽媽,或是與這個世界一樣,那時還沒找到一個可以彼此都懂的方式溝通。」鍾雪瑩思索著說。或許也是因為體認溝通的重要,才讓她主動去學手語,也總試圖探索、嘗試各種可能性。
靠「八卦」找人生樂趣,學填詞竟是想追星
「我很『八卦』的!」鍾雪瑩略帶自豪地說,哪裡有趣,專注就往哪去,走在街上沒事就偷看路人在幹嘛,或旁聽一些有趣的對話,有時甚至能把些細節放入角色身上。「像有些聾人在理解聽人的口語時,會把專注力放在對方的嘴巴上。而方素恩常常會很努力去理解別人在說什麼,而露出一個聽不懂的神情。所以我在詮釋她時,就會去看別人的嘴巴,也就發現除了視覺以外其他感官好像不重要了,也就更進入方素恩的狀態一點。」
一有機會,鍾雪瑩也會跑去其他片場,像是翁子光所拍的電影《爸爸》,她就去探了兩天的班,不是有目的性地要學演技或其他崗位的技巧,就是想感受現場創作的氛圍,「如果是要我去當幕後人員,我的專業技能不足,但我很樂意就站在那裡。我很八卦,真的!」


就連鍾雪瑩開始填詞,也不是因為抱持著想成為音樂人的抱負,單純是浸會大學有個說法,只要能成功選上周耀輝的歌詞創作班,就是當年最厲害的學生,還有機會見到明星,便挑戰看看。「但我搶到就後悔了!原來要做功課,那時候我也不喜歡寫東西,中學的作文成績也不好。」鍾雪瑩回憶道,對當食的自己感到好氣又好笑。
但也因為,她才發覺自己過去不喜歡作文,是因為不理解如何去處理寫作裡頭的技術問題。但歌詞是種流行文學,跟自身更為貼近,加上節奏搭配,讓她慢慢喜歡上了填詞這種創作方式。
非科班從小角色試起,自認還是愛看電影的普通觀眾
「之前也很多人問我在電影《填詞L》裡演的女主角羅穎詩,是不是也是我的故事。我都會斬釘截鐵地說不是,把那份credit還給黃綺琳導演。」鍾雪瑩邊搖頭、揮手,邊說著,「羅穎詩和方素恩都太努力了,遇到風吹雨打也會繼續下去,我肯定是沒那麼堅持的。只要遇到難題,知道那不是我的天賦後,我就會選擇走開,去試別的。我和她們很不一樣。」她不強求,順著感覺前行。
回顧2024年的金馬獎,和她一同入圍演員獎項的游學修曾提到,現在香港電影開拍的少,沒辦法能挑角色的,能找上他的劇本,他就演,甚至在《看我今天怎麼說》前演過的電影,已是2018年的事。


「我懂他的遺憾,但我自己不能說這番話的。他一出來就是主角,可能創作者會想,得要是重要角色才適合找他演。但我可能是因為一開始演了很多不同的小角色,所以創作者會找我試各種角色,我也樂意去參與。不過我祝福游學修,我想他很快也會再接到很多角色的。」鍾雪瑩說。
並非科班出身的她,一路上都是慢慢試出來的,還在讀大學時就跑去電影系的拍攝現場幫忙,看到有視鏡的機會便去試試,但不強求,也不會因為沒有中選而氣餒喪志,「導演或監製選中我,那是他們覺得我適合進入到他們的畫面裡頭,而不是我執意得來的。我覺得演員這個崗位適合我,但如果沒選中我也OK,可能我要再進修一下。」
鍾雪瑩顯得豁達,她說或許是因為自己心底,依然是個單純喜歡看電影的普通觀眾,大多在拍攝時想的,都是作為觀眾的自己,會想看到什麼樣的電影,「而這方面肯定是要交給創作團隊思考的。」


無論是演戲或填詞,鍾雪瑩都把自己擺得較後面,前者是為了造就創作團隊想要的畫面,後者是要為歌手量身打造出適合的歌曲,她只是推使這一切成功的其中一人,「不然若歌手獲得的歌不是他喜歡的題材,一年還要唱個一百次的校園多慘啊。」她光想就覺得可怕,因此在正式投入創作前,她總會想先和每個崗位的人多討論,多了解故事,多研究。
但困難總是有,像她最近正為一位歌手填詞中,原本以為詩意的詞適合,卻忘了對方在國外長大,寫了太多她看不懂的詞句,「我內心覺得很衝突,但那肯定是因為我還不夠了解她,我還得去摸索。」鍾雪瑩肯定地說著。摸索裡,總有許多樂趣等著她去發現。
採訪撰文/麥恩
責任編輯/許容榕
核稿編輯/李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