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零日攻擊》第二集〈蛇仔〉中,身負經濟重擔仍浪漫到無可救藥,最終走入歧途,拿棍棒毆打孕婦的吳凱睿(蛇仔)獲得觀眾一面倒的「負評」,渾然天成的表演甚至被懷疑演員是不是本色出演。「我很怕被別人說『你是不是在演自己?』其實不是,而且蛇仔不是一個能讓人學習的角色。」謝章穎回應,讓角色的情感自然流露,一直都是他努力追求的方向,希望觀眾不只在蛇仔上看見,「可以回去看看我以前演的角色,或許也能發現他自然的點。」




人生第一場電影奠定演員志向,20歲入圍金馬新人獎
謝章穎的表演啟蒙可以追溯到國中時期,老師先是要求他去演宣導劇,升學時便順水推舟地鼓勵他去考表演藝術科,還真的就考上了。「去讀的時候,根本沒有想說要好好把表演學好,認真混畢業就好。」謝章穎很老實地說,直到高一那年翹課去看人生第一場電影,從電影院走出來的那一刻,他才萌生了「我想成為演員」的念頭,「我發現旁邊的觀眾會被電影影響,有情緒,會哭、會笑,我覺得很酷。」雖然怎樣都想不起當時是看了哪部片,謝章穎卻記得很清楚觀眾的反應,「離場的時候,我聽到有人說電影的角色跟自己很像,讓我也很想演別人的人生,有說好一個故事的能力。」
然而以演員維生實在不容易,一開始沒戲演的時候謝章穎就去打工,在夜市或菜市場擺攤,到熱炒店、健身房、飲料店當員工,幾乎什麼都做過,有環境演員的機會也會去爭取,「臨演一天才五百塊,凌晨出去自己坐計程車三百,凌晨收工回來三百,自己倒貼一百。我去我真的就是當學習!」2018 年,謝章穎年僅 20 歲,終於演到有台詞和有名字的角色,上映的第一部電影《幸福城市》就入圍金馬獎、亞洲電影大獎及台北電影獎的最佳新人獎。自此以後,在許多台灣影視作品中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表演不看回放,成長歷練成就自然演技
在別人眼中,謝章穎的表演天份高,但他認為自己只是對導演指示的變通和反應力很快,從小隔代教養長大,成長歷練比一般人更豐富,「我可以很快地拿一個生活經驗出來用,是偏在現場發揮的演員。」高職畢業後直接出社會入行,謝章穎獨到的表演方法,是從做中學、摸索成形,「從一開始演戲到現在,我是秉持一件事情:要由內而外出發。自己講有點害羞⋯⋯就是由『愛』出發啦!」
他努力表達,「這個『愛』有點像是,現在我願意跟你講比較多是因為『我愛你』,我覺得你讓我放鬆之類的,那個愛才會傳遞到大腦、傳遞到手、傳遞到腳,再傳遞到身體。」將角色從內心用愛培養出來,融入日常生活中好好照料,讓謝章穎的表演在鏡頭中更為寫實,更具說服力。


他還有一個讓表演看起來自然的方法,就是不去看自己在上一顆鏡頭中的表現。「這是在拍《幸福城市》時導演何蔚庭給我的建議。後來我有試過一整部戲每顆鏡頭都去看回放,發現確實會比較不自然。」謝章穎認為導演才是觀眾,他很難在拍戲當下切換到觀眾角度,再立刻變回演員,「不如不看回放才能冷靜下來,就聽指令做調整,我相信導演。」而〈蛇仔〉就是他近期與導演合作最打動人的表演。


對蛇仔的表演沒有遺憾,最大的挑戰是談戀愛
《零日攻擊》以一觸即發的台海戰爭為背景,第二集〈蛇仔〉將鏡頭聚焦在深陷無力改變的亂世之中,仍渴望創造自我價值的年輕世代上。債務纏身的蛇仔,承諾未婚懷孕的女友更好的生活,卻始終不務正業、消費觀偏差,在長輩眼中就是個吊兒郎當的小混混,謝章穎則形容蛇仔是「幾十塊的香、許幾千萬的願」。
謝章穎表示「蛇仔」這個角色是他和導演吳季恩共築而成,「蛇仔是我目前演過最沒有遺憾的角色。我事後不會覺得哪一場戲演差,或要換別種方式做。」導演了解他擅長現場發揮,所以只會給個大概或設計幾個細節,讓演員自由表現,「『一、生、一、世,海、枯、石、爛』這個俗俗的節奏就是導演加的。」加上蛇仔是比較外顯和狂放的人物,謝章穎藉機將他作為調解情緒的抒發管道,用表演放鬆自己。或許就是鬆弛的表演狀態和舒適契合的工作頻率,最終才能打造出引起觀眾共鳴和共憤的蛇仔。


《零日攻擊》碰觸政治議題,選角必然充滿挑戰,但謝章穎表示接演〈蛇仔〉時其實沒有想太多,就是單純欣賞角色,認為人物設定很有深度,演起來一定很好玩,「我的工作是演員,我就是做好我的表演。如果會影響到其他工作,那麼就隨緣。」經紀人則補充說,「如果角色對演員沒有加分的話,不管是不是政治議題我都不會接。但我覺得蛇仔是蠻有趣、很有層次的角色,也難得讓他在裡面談一下戀愛。」


謝章穎拿到劇本時,就有自信可以駕馭好蛇仔,讓他覺得挑戰最大的地方,反而是和女主角的感情戲。「我在個性上是一個很需要安靜的人,不希望別人來煩我。但這一點就對她(女主角)蠻抱歉的。」他坦承。為了呈現出鏡頭前甜蜜的情侶關係,對手演員任敏嫻會想主動與謝章穎聊天互動,建立兩人的火花和感情基礎,但他會一直拒絕,「後來知道她需要用這個方式把角色演得更好,我就會強迫自己跟她多聊一點。」進入重感情的哭戲,他也需要比別人更長的時間出戲,「我們在車上的分手戲,演完後她想要跟我擁抱一下,我卻直接把她推開!現在回想起來,我應該欠她一個擁抱。」
演員斜槓食堂老闆,賣便當能好好觀察人
謝章穎私下表達愛的方式比較內斂,一直很緊張蛇仔和女友的感情會看起來很假,必須很有意識地調整自己在拍攝現場的習慣。他永遠是收工後最快離場的人,總是堅持一個人開車離開,不會載任何人,「那是我唯一可以一個人放鬆的時間,回去還要準備隔天的工作。」原來從台北拍完戲驅車回到苗栗,謝章穎還要去履行另一個身份的責任:一間便當店的老闆。


謝章穎在苗栗頭份開了一間便當店,起初是希望凝聚家人。但計畫總趕不上變化,後來家人有其他人生規劃,謝章穎便一肩扛起便當店的所有運作,「既然我開了就要負責任,但請工讀生便當品質又會跑掉,客人會說老闆不在就不好吃。所以慢慢我就不請人了,都自己做。」從買菜備料、切菜煮飯到親自送餐,都是自己一條龍處理。要到台北拍戲,又要在苗栗賣便當兩頭燒的生活,一度讓謝章穎累到想放棄,甚至都和別人談好了頂讓的金額,「但神明希望我繼續開店。」


謝章穎開店以後,人生也開啟與神同行的緣分,因緣際會請了三座神明回家功俸,分別是中壇元帥(太子爺)、廣澤尊王和斑鳩四媽(媽祖)。他描述自己和神明的關係比較像朋友,會問問生活的意見,有難關會請祂們幫忙。演員斜槓食堂老闆的日子雖然忙碌,但也創造穩定的作息,又能讓不愛社交的謝章穎獲得表演養分,「每個人都一定要吃。來買的客人有只是想聊天的、貪小便宜的,或是真的替老闆著想的,都可以讓我好好觀察人。」冥冥之中似乎都是最好的安排。
離上次很想放棄的時刻,是謝章穎還在當臨演時,累到質疑自己到底該不該繼續當演員,他打了電話給媽媽,「你不管做什麼都要認真去做,做了 30 年、40 年、50 年,就算沒有很紅很厲害,至少會有個位置在。」這是媽媽當年告訴他的話,不能輕易半途而廢。無論是賣便當或當演員,謝章穎走得都是「愛你久久」的精神,他認為愛就是用行動支持。不只是支持珍愛的人,也要懂得愛自己的夢想,無論在別人眼中看起來多奇怪、你有多困惑,走久了就會有答案。


採訪撰文/林梵謹
責任編輯/許容榕
核稿編輯/李羏
【延伸閱讀】
幕後|〈蛇仔〉導演吳季恩:賺錢養家還不夠,年輕人為何甘願加入第五縱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