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今年跟公司說不用報名了啦,差不多放棄了。」張洛偍提到,2025年獲選為台北電影節非常新人是一場意外。2020年演完愛情神仙劇《天巡者》後,張洛偍選擇暫別螢光幕,展開一段關於轉型的摸索期。直到近年演出的電影《小藍》、《青春並不溫柔》,他才又透過影視作品出現在大眾視線。
轉型後,好不容易登上大銀幕,為了讓業界重新認識他,張洛偍主動報名北影2023、2024年度的非常新人(註),他對於入選充滿期待與自信,不過都失之交臂。就在自己確定放棄的2025年,公司同事「偷偷」幫他報名,終於讓這位出道第十年的演員,成為北影認證的「新」人。


詮釋黑色喜劇的傻愛刑警,找到荒誕與真實間的平衡
講到張洛偍,多數人會想到他在偶像劇《料理高校生》、《飛魚高校生》的帥氣形象,歷經了幾年的沉潛,張洛偍在劉易執導的《零日攻擊》第五集〈兩岸密屍〉中,以更貼近角色肌理方式,將有點傻、有點兩光,但絕對真心的刑警保羅呈現得可愛又討喜,在黑色幽默的基調中,他不僅撐起情節節奏,更以收放自如的表演,成功擄獲觀眾目光,是那種「你本來沒特別看他,但一看就很難忽視」的存在。
「當時和導演和製作人聊的時候,他們跟我說會和一位資深的日本女星對戲,我直覺地就表現出震驚和期待,結果他們好像就覺得這個反應『很保羅』。」張洛偍說,自己被劇組看見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他毫無修飾的情緒展現與角色保羅的設定不謀而合,不過這個角色最吸引他的部分,則是刑警這個職業。
「我覺得刑警很帥呀,尤其那種認真辦案的樣子。」儘管被吐槽保羅好像跟刑警既定的那種帥氣有些距離,張洛偍也笑笑說,保羅的直率和善良儘管顯得有些笨拙,不過他為了心愛的人全心付出的模樣,也是一種帥氣。「我小時候當然也經歷過戀愛腦時期。」張洛偍坦言,過去的經驗當然也是角色取樣的重要依據,於是保羅一角就在荒誕與真實之間找到完美平衡,精準點燃整部劇的節奏。


遇上用眼神說話的水川麻美
導演口中的日本資深女星,就是出道二十餘年、日本戲劇圈的一線女星水川麻美。「這是第一次和外國演員合作,而且剛好是我認識的、我喜歡的。」張洛偍講起此次的異國合作,有藏不住的喜悅和害羞,不過真的在與水川麻美見面前,他當然也擔心語言、節奏,更是異國文化與表演訓練差異所帶來的隔閡。
「她超親民的!」一切的擔心就在兩人初次在排練室見面後煙消雲散,張洛偍說水川麻美不僅沒有架子,更主動和他聊天、讓他的緊張和不安得以被安撫。他也分享,與水川麻美合作讓他印象最深的,並不是語言隔閡的距離,而是她「用眼神在說話」的能力。「有好幾場戲,我雖然聽得懂她說的中文台詞,不過我更覺得是用她的眼睛去讀到她的台詞。」張洛偍說,這種非語言的理解、情緒的流動,其實比說什麼都還來得真實,也是此次與水川麻美合作學到的重要一課。




七部偶像劇累積人氣及粉絲,轉型渴望更真實的角色,
在出演《零日攻擊》之前,張洛偍好一段時間都在偶像劇賽道深耕,從2015年的《料理高校生》發跡,到接下來的《後菜鳥的燦爛時代》、《飛魚高校生》,及《噗通噗通我愛你》等作品,他幾乎是以一年兩部片的頻率在與觀眾見面,也在這個時期培養了不少的粉絲、人氣和曝光都有一定程度。
不過就在一連七部偶像劇的演出後,張洛偍卻選擇「暫停一下」。這個決定在當年看來難以理解。他解釋,偶像劇超現實的設定,總讓他感覺跟現實有斷距離,他更渴望演出「真實」的角色,那些有掙扎、有灰色地帶、有轉變、更貼近真實生活的人,他希望讓觀眾看到他不只一種樣子,於是他主動推掉類似戲路的邀約,專心在表演課上、自我升級,毅然決然的選擇轉型。
張洛偍一邊上表演課、一邊承受沒有戲演的焦慮,這段轉型的陣痛大概維持了一年,「我知道轉型很難,但也在那段沒戲演的時間認知到,自己還是很喜歡表演這件事,所以咬著牙也就撐過來了。」


空窗期沒戲拍靠打工維生,被粉絲認出他這樣回
選擇轉型也意味著要經歷空窗期。張洛偍坦言,那段時間他接不到戲,只能打零工維生,在打工還被粉絲認出來,他是這樣回應的:「我拍戲的空擋,就在這裡打工、賺賺生活費啊。」這套說詞在張洛偍開始兼職工作前就想好了,但真講出這句話,心裡總還是會有些「怪怪的」,他坦言:「其實被認出來的心情很複雜,一方面當然會開心自己被是被觀眾認識的,不過另一方面也會因為『你怎麼在這、沒有在拍戲?』這種無心脫口的疑問感到不舒服。」
不過他也說,體驗不同的生活對自己也是很不錯的一件事,透過打工接觸到很多不一樣背景的人,他也藉此觀察這些形形色色的人,再把這些人的特點記下來,豐富自己在表演時的養分。


當演員曾給自己「十年之約」,真心喜愛沒必要設年限
張洛偍16歲就曾參加《模范棒棒堂》,也曾組過男團「4ever」,不過正式成為演員,剛好是十年前的事。「當時經紀公司老闆曾問我,給自己多少時間?我說十年吧。」張洛偍想起,今年恰好就是「十年之約」的到期日,曾經覺得當演員十年就好,不過現在的他,有了不同的想法。
「我現在覺得演員可以當一輩子,不演戲的時候,我可以去做想做的事情,所以現在也不會給自己設定年限了。」張洛偍說,大概在兩三年前,自己的心境就有所轉變,儘管他還是會為年紀、目前的成績單感到焦慮,但他認知到自己喜歡表演,而且演員這個工作不管到幾歲都有可以演的角色,沒必要被十年的框架限制住。
張洛偍的非常新人資格,正好呼應他走了十年的演員路。「我覺得這個肯定只是(演員之路)冒出一個頭吧,我還在等機會。」他侃侃而談,語氣中沒有焦躁,而是多了一份沉穩與自信,他已經不再困在「期限」裡。
十年的時間沒能定義張洛偍,但讓他學會,只要不忘熱愛,總有一天,他會走進那個為他而準備的舞台。張洛偍用自己的節奏,重新定義了什麼是「新人」。
採訪撰文/Bay
責任編輯/許容榕
核稿編輯/李羏
註:台北電影節「非常新人」的入選資格,並非是首次主演電影。其企劃目的,是持續發掘兼具表演實力與明星潛力的新生代演員,為影視產業注入新血。以2025年報名為例,報名資格為「18歲以上,具有中華民國國籍或居留身份者」、「於2023至2025年以主演或配角角色參與劇情長片、短片(片長15分鐘以上)、劇集之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