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林怡婷以《恨女的逆襲》入圍第62屆金馬獎「最佳新演員」,她是真的新,2001年出身的她,目前只演過兩部作品,除了《恨女的逆襲》外,另外一部是2023年公共電視的短片《回收場的夏天》,因而入圍第58屆金鐘獎「最具潛力新人」,還拿下金穗獎「最佳演員」,入圍率百分之百!
聽起來演員之路順到不行,但並非如此,年林怡婷好幾次履歷投了都沒有回音,好不容易去廣告試鏡,卻被大小眼對待,毫不理睬,就像電影《樂來越愛你》裡蜜雅遇過的那種,挫折到一度不想再去廣告試鏡。
不過林怡婷熱愛嘗試,喜歡有趣的故事,更希望演出能夠幫助到觀眾,因此首次看到《恨女的逆襲》的選角機會,雖然擔心自己可能難以負荷,「因為我的身體好像不太好。」但她依然選擇衝一波,試了,上了,甚至入圍了。


為戲訓練6個月,要真的壯成像一名拳擊手
演出《恨女的逆襲》可不是件輕鬆的事,故事關於一位女拳擊手的奔忙人生,堅定地選擇每日練拳,靠比賽賺錢。因此拍這部片,演員的拳擊底很重要,導演李宜珊可說是個狠人,要求真實性,在還沒正式選定角色前,就讓候選演員去上拳擊課。首次試鏡到確認選上,林怡婷陸陸續續試了4次,上了10堂拳擊課,教練陳嘉玲訓練嚴苛,蹬腳與二迴旋跳繩現場一直練不好,第四堂就讓她爆哭了一場。


「我是一直會瘋狂給自己壓力的人,回去後都會一直去譴責自己『為什麼沒有做到』,但我又很想要這個角色,就會開始跟上帝說,『來吧,給我一些力量!』」為了角色,林怡婷什麼都努力,聽到有幕後人員說她高低肩太嚴重,便趕快尋求醫療協助。
正式入選後的訓練更是沒停過,前兩個月每週三堂課,後三個月及加入套招訓練的最後一個月,則是每週六休一,每天1對1課程1.5小時、1對2課程2小時,不管是不是休息日,自主訓練及重訓課表還都不能停,蛋白質每天要吃到100克,林怡婷47公斤的體重得要練壯到54公斤才行。拍攝期間的訓練量太大,林怡婷常跑物理治療,開拍前一個月加上因感冒而患上肺炎、身體太酸痛得吃肌肉鬆弛劑,就連醫生看了她的開藥程度也不忍心地說:「不要再做這種事了。」


為了讓《恨女的逆襲》劇組更團結,當然不能只讓演員苦,所有的工作人員也都要上拳擊課,導演自己更是早於所有人就已開始訓練。還有一堂課是幕前幕後全員一起練,看著主創人員痛苦樣子,讓林怡婷和其他三位主演林毓家、黃惟、曾皓澤看得有點開心,曾經他們也是這副模樣,笑著笑著,自信心就被建立起來了。
曾有幾度,林怡婷覺得自己實在太爛想放棄,「我那時候就在公車上哭,下車後邊走邊哭喊『我真的做不到。』」最後是靠著朋友們給予情緒價值,還有同樣一起訓練的三位主演不斷互相大喊「加油」,才撐了下來。
角色孤獨得太痛苦,逃也逃不掉
林怡婷開始接觸自己的角色家玲,是開拍前一個月。因為李宜珊希望角色具備真實性,無需每一字每一句都照著劇本走,因此劇本只能當天看,不能帶回家,也沒有前置彩排,當天拍攝當天才走戲。但沒有劇本能回家預習的林怡婷實在太焦慮,最後成為唯一豁免,可以帶劇本回家的演員。


家玲這角色實在太孤單,讀本完後,林怡婷總在祈禱,希望世界上不要出現這樣的孩子,得不到關愛,卻又得付出一切,承擔家庭的責任,「但我知道現實中就是有很多這樣的孩子,所以我希望能透過這個角色,告訴他們,就算有很多糟糕的事,你還是可以活出自己的樣子。」
上戲前,林怡婷會聽她為家玲建立的歌單,裡頭的歌像是 Vast & Hazy 的〈求救訊號〉,但因為實在太孤單,現在都已經刪掉了。執行製片李欣還補充道,為了讓家玲保持在孤單的狀態,他們主創團隊也不能和演員們交流、鼓勵,有時在一旁也忍得難受。
原先林怡婷最擔心的是武打戲,但在陳嘉玲的訓練及動作指導Teddy的套招教學下,動作早就刻在骨子裡,許多甚至可以反射性地完成。所以反而對林怡婷來說,文戲才是最難的地方,甚至其中一場長鏡頭的戲有一整頁滿滿的獨白,「這時候相信對手演員很重要,我那時透過窗戶看著彩樺姐飾演的媽媽所做的事,還有她的眼神,我整個心碎到不行。」演不好的擔憂沒了,剩下的都是心痛,她還多加了一句她想說的台詞:「我希望你快樂。」


為什麼要這麼孤獨?林怡婷沒有去質問,看待角色她習慣把自己當作對方的朋友去理解,她在家玲身上感受到最多的是「憋」,一度讓她下意識地想逃。李宜珊發現了,找她來談了好一陣子的心,那段話被林怡婷放在手機桌布,配上花束的插畫:「安靜心,進入角色,孤單沒有不好,不要讓你自己明年後悔,你做得好的。」而手機的背後,則是殺青那天的照片,加上她覺得適合送給大家的一句話:「只有你可以決定自己的樣子。」




寫小說致敬王淨,27歲是夢想的保存期限
殺青後,林怡婷寫給家玲一封告別信,把角色放入心底的抽屜,自己要先繼續往前了,「不過我是個極度沒有自信的人,所以有時候還是會去敲敲門,請家玲給我一點勇氣。」
曾有一度,她嚴重為容貌焦慮所苦,因為怎麼試鏡都沒機會,加上曾經廣告試鏡的差別待遇後,她回家一直找整形相關的資訊。現在拍完《恨女的逆襲》,有了家玲的勇氣後,有所改善了,「現在我會覺得你們這些人找我去試鏡,還一直嫌我的長相真的很該死欸!」她開玩笑地說。
然而《恨女的逆襲》拍完後,林怡婷尚未獲得任何試鏡機會,讓她更驚訝的,是以為自己在《回收場的夏天》入圍及得獎後,會有一些金獎紅利,但並未發生,機會尚未主動上門過。痛苦到她開始忘記日子,連昨天做過的事也都想不起來。室友們問:「你是不是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讓她直接潰堤,而開始在她們建議下寫起日記、散文,才把日子慢慢地找回來,「雖然有一半的日記都是在譴責自己啦。」


東西寫得越來越多,讓林怡婷開始寫起小說,匿名發在《POPO小說原創》,也像是在致敬她喜歡的前輩王淨。近期還開始寫起劇本,關於深夜遛狗遇上「四腳獸」的恐慌,還有友人去世時的震撼。或許哪天,她也期許自己也可以編劇的方式參與創作。
林怡婷的追夢之旅有個有效期限,如果27歲還不成功,她就要找「正經」的工作來做,幫忙分擔家裡的經濟。她想起《恨女的逆襲》殺青的隔日早上,收到一則來自朋友的訊息,那位朋友和她一起學表演藝術,如今已轉職去當空少。他說林怡婷真的很像《影后》的史艾瑪,是個拼命三郎,自己已經離開無法繼續走在那條路上,但相信她一定會像裡頭的主角一樣大紅大紫。林怡婷在捷運上,看著這段訊息,邊看邊哭,她太愛演戲了,在夢想過期之前,還要不斷地試。


採訪撰文/麥恩
責任編輯/朱予安
核稿編輯/李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