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事做了將近40年,對一個人而言,會出現什麼樣的意義?」
柯宇綸應該已經有能夠回答這個問題的資格,再一年,他的演員生涯就已經邁入第40年。四十不惑指的是年紀,但若是換成指向職業生涯的狀態,或許也並無不可,對現在的柯宇綸而言,演員這行當,可能真沒有會讓他對自己再度產生懷疑的衝擊。
大砲形象的背後仍是對表演熱情的少年
「我就是跟著電影新浪潮過來的。」柯宇綸5歲就演出導演虞戡平的電影《搭錯車》,參加導演父親柯一正的作品《帶劍的小孩》,12歲拍導演楊德昌的經典之作《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未曾間斷的電影演出,讓他童年時期就開始了表演人生;退伍之後進入製作公司開始接觸幕後工作,製片助理、剪接、副導都曾經是他的職銜,直到2008年告別幕後,回歸螢光幕,重新讓自己溺進了一個個的角色。
「我有很長一段時間在做幕後,二十歲到三十歲中間,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做幕後。」這段時間的訓練,讓柯宇綸了解到一部影視作品製作的完整樣貌。對他而言,這是他身為演員獨特的經歷與資源,「我知道每個人在幹嘛,因為在攝影機後面(攝影師)、看著螢幕裡的事情的時候(導演與剪接師),我學到很多東西,也因此我能夠比之前更快地掌握導演所希望的演出。」
一個人在社會中擁有許多不同的角色,同時也會產生許多不同的面向,但是去掉那些因為外在環境所變形的模樣,其實人都只會有一個最為核心的樣子,柯宇綸也是這樣。近幾年因為政治因素對影視圈產生巨大的影響,柯宇綸的直言個性讓他沾染上了這份敏感,可是撕掉這些貼在他身上的標籤,從他的談話中,他的眼神裡,都依然很容易的感覺到,他對於演員工作、表演藝術的那份熱情。
導演父親不是用來超越是用來傳承
「我曾經問過我自己,什麼是表演?這一題我每天問我自己,問了三十年。」柯宇綸是認真的,他說他看書、看電影,都在想如何將這些知識放入表演之中,演繹出每個角色的真實,「因為對我來說,怎麼樣去呈現、輕描淡寫去呈現一個真實,是演員的課題。」
就如同柯宇綸不是出身於說台語的家庭,但近期為了演出《顧巢.抾箬仔》,他讓自己完全沈浸於台語的語境之中,「大概會有幾個月的時間就只講台語。」
「這一次我先去找我爸,問他台語的音應該怎麼念,也問他怎麼修劇本。」對於身為導演的父親柯一正,柯宇綸的情感如同他對於表演一樣,看似複雜,其實很單純,「我家很傳統,但我跟我爸爸如果聊工作就會完全不一樣。」他年輕時很想超越父親,「但我後來不這樣想,我們的基因就是一樣的,沒有什麼超不超越的,我們是一家人,不用超越,就是傳承。」
面對外界質疑仍秉持信念為未來打拚
睽違了近三年的電視劇作品《顧巢.抾箬仔》,是柯宇綸自身非常喜歡的題材,「青年返鄉、從事小農,是這個時代中的青年很重要的故事。」《顧巢.抾箬仔》劇情改編自雲林農村的真實故事,講述一個小村落面對商業利益的土地開發衝擊,讓從事傳統農業的村民生活都受到了劇烈的影響。劇中由黃鐙輝與柯宇綸所飾演的茶農兄弟,也在事件中經歷各自生命中的轉折,相互拉扯的矛盾、同理之下的無奈,各種尋常不過的人生百態,在這齣包含土地正義、生態議題的電影中,鑿下了深刻的刻痕。
而柯宇綸在《顧巢.抾箬仔》中所飾演的,是一個亦正亦反的角色。這個從都市歸鄉的兄長,為了自身利益曾想變賣祖產土地,但又因為家庭親情而感到猶豫,「這個角色其實是柔中帶剛,核心價值是善良的、出發點是好的。」身為表演者,柯宇綸如過往一樣,在他的角色中做了很多的準備,跟同劇演員黃鐙輝、陳慕義討論台語的台詞,與導演討論表演的情緒,他都恰如其分的完成,對他而言,這是他賦予他自己的「演員的責任」。
「我覺得我現在的每一步,都是在為我的未來打拚,以前跟現在,遭遇的阻礙是完全不同的。」年輕時的他,為了成為一個稱職的演員,不斷努力;現在的柯宇綸,則是為了成為自己真實想要的樣子而不停地向前走,縱使如同《顧巢.抾箬仔》中他的角色,動機與行為時常會遭受到質疑,但是柯宇綸非常堅定。
「現在的我,就是一直在思考沒有上戲的時候,真正的台灣人、真正的自己是什麼樣的意志。」柯宇綸說話的口氣堅硬如石,難以動搖。
文/陳宣任
攝影/W
責任編輯/朱予安
場地提供/八拾捌茶輪番所
《顧巢.抾箬仔》 公視+限時免費收看:https://lihi1.com/BFp94/Dram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