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平面模特兒、廣告、MV到短片,彭千祐接觸表演的時日並不長,《不良執念清除師》是他第二部影集作品,上一部作品則已是5年前的《罪夢者》。在表演上,他自知仍時常有著不安全感,面對訪談,他必須要在前一晚抽出時間,針對訪綱提問一一列下回覆,彷彿像認真回答申論題的乖學生。

彭千祐飾演《不良執念清除師》中的曹光硯

總是對作品做最壞打算,內心擁有無法化解的矛盾

「我是一個容易沒有安全感的人,面對新的事物會感到害怕,但同時又喜歡挑戰。」正值而立之年,彭千祐對自身個性做了這樣的描述。從大學時接觸到平面模特兒,他就一直有這樣的感受,察覺到有鏡頭對著自己時,會感到恐慌,初期甚至不太敢看鏡頭,但又想要跨出舒適圈,做不同的嘗試。久而久之,似乎也漸漸對緊張感到習慣,可以從中摸索出前行的方向。

細數過往曾接觸的拍攝工作,彭千祐說廣告的主角是產品,拍廣告得要想著如何在短短的時間內,快狠準地用表演凸顯產品特色。MV則是另外一回事,透過音樂、歌詞、導演的指導和自己的理解,在影像中呈現出歌曲氛圍。而影集或電影對他來說像是在經歷一段人生縮影,藉由表演體現與傳達出角色變化。

彭千祐坦言有鏡頭對著自己時會感到恐慌,初期甚至不太敢看鏡頭

但彭千祐依舊是個矛盾的人,雖然在一次次的經驗累積中,得以摸索出自己面對不同表演形式的心態,卻還是無法因此放心。「在創作上,我總是先做最壞的打算。」成為演員之前,彭千祐已浸淫藝術創作多年,他是臺藝大雕塑系畢業,不論是繪畫、雕塑、複合媒材乃至於現在的表演,對他而言都是創作的一環,過往容易對自己的創作沒有信心,同樣體現在表演上。

彭千祐是臺藝大雕塑系出身,已浸淫藝術創作多年

首部作品《罪夢者》獲得關注,摸不清表演仍奮力挑戰

「不論是畫畫還是演戲,過程中都是不斷地跟自己對話,有時候是很掙扎、很痛苦又很拉扯的一件事。」早在過往的藝術創作中,彭千祐就意識到,創作者得不斷思考自己想透過作品傳遞什麼樣的訊息,只是以前的他,能將自己隱身在繪畫、雕塑等作品之後,即使是作品說明或創作理念,也能打字呈現。表演卻恰恰相反,演員自身就是作品載體。

彭千祐身為創作者,得不斷思考自己想透過作品傳遞什麼樣的訊息

在不斷反問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想講什麼樣的話,同時得透過身體的表演傳遞出訊息的過程裡,彭千祐總覺得自己很赤裸,「創作是很誠實的東西,特別是表演,我要說服別人相信有這樣的角色、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得先回到自己身上,誠實地面對自己也說服自己。」面對自己本來就不是容易的事,演員更得將自己呈現在鏡頭前,「演戲時真的很像在裸體。」彭千祐又再次強調了這番感受。

回想第一部影集作品《罪夢者》,彭千祐大方承認那時對表演實在摸不清頭緒,但他仍願意去挑戰林本川這個角色,也的確因此獲得關注。但他知道自己是個會把情緒寫在臉上的人,對於表演的不安全感、尷尬感,一不小心就會被表情給出賣。到了第二部作品《不良執念清除師》,他依舊是在挑戰,不只挑戰新的角色,也挑戰在表演當中交出自己。

讓角色和自己並存,需要時間捏黏土

雖然在表演中需要不斷的自我檢視、調整,但彭千祐總會不自覺地想太多,「這樣的表演是好的嗎?」、「拍這顆鏡頭給出來的能量夠嗎?」愈想愈掙扎,甚至有了選擇困難症,不知道該怎麼表演才好。

解讀角色的過程就像捏黏土,把自己跟角色揉在一起後,自然會有一個屬於我跟角色並存的樣子

但表演本來就沒有一個標準答案,導演常常告訴彭千祐「要相信自己」。「在跟導演討論要怎麼詮釋曹光硯的過程中,我慢慢發現,其實是要把自己交出去,就像捏黏土一樣,把彭千祐跟曹光硯揉在一起,自然會有一個屬於我跟角色並存的樣子。」比起不斷地思考要怎麼表演,以及反覆否定可能的表演,彭千祐在導演林冠慧的鼓勵中,學著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能成為曹光硯,相信自己這時候就是曹光硯。

和曾敬驊與宋芸樺的相處也是同樣一回事,透過對戲與討論,彭千祐在這兩位演員身上感受到對彼此的信任,也找到可以將自己全然交託給他們的安全感,知道自己的表演會被對方給接住。

彭千祐表示從曾敬驊與宋芸樺身上感受到對彼此的信任,知道自己的表演會被對方給接住

於是在後來的拍攝中,彭千祐漸漸懂得放鬆,不再那麼理性思考表演的每個步驟,在適當的時候,要多點感性、多點直覺。就像一場雙手拿著冰跌倒的滑稽動作戲,劇組原本想先彩排,彭千祐卻選擇相信自己的身體,不要想太多直接開拍,沒想到一次就順利過關,他至今還記得那次在鏡頭前大跌一跤,副導被逗笑得有多開心。

演戲的時候能感受幸福,夠執著才能記得要快樂

讓彭千祐印象深刻的,還有《不良執念清除師》殺青的最後一顆鏡頭,林冠慧拍完之後告訴他:「我最喜歡你的這顆鏡頭,可以感覺到你真的很鬆了。」彭千祐似乎也有所體會,抱持著輕鬆的角度看待表演、看待人生課題,會有全然不同的感受。

就像每次有人問起「你喜歡演戲嗎?」彭千祐現在會這樣告訴對方:「現階段我沒有辦法說我真的熱愛表演,愛到人生只有表演這回事。但在表演時不論是痛苦也好、掙扎也好、探索也好,我都不排斥,甚至因為享受這過程而感到幸福。」彭千祐知道人總是要不斷向內挖掘,只是剛好在這時間點,他遇到的是「表演」來幫助他尋找核心的自己。

彭千祐體會到抱持著輕鬆的角度看待表演、人生課題,會有全然不同的感受

所以,《不良執念清除師》帶給彭千祐的,不只有表演上的收穫,還有人生的提醒。為了宣傳作品,他在社群媒體放上主視覺海報,並寫下了這一段話「因為《不良執念清除師》,讓我可以學習勇敢面對生離死別。」戲裡,彭千祐、曾敬驊與宋芸樺是打怪小隊,要處理不同的角色因各種原因而在死後留下來的執念。戲外,彭千祐經歷過家人朋友的驟逝,這次的拍攝經驗,讓他更能理解逝去的死者與活著的生者。

「家人去世後,我到冰島還有歐洲旅行了一個月,在那趟旅程中,我很享受每個當下,我好好地用眼睛去看每一段風景,好好感受冰島吹過來的風。對於離去的家人,我也誠心祝福,他們就此可以不用再煩惱人世間的苦。」

彭千祐:「因為《不良執念清除師》,讓我可以學習勇敢面對生離死別。」

這回所演的《不良執念清除師》主題是「執念」,彭千祐說自己的執念是希望不管經歷什麼事情,每一天都能感到快樂,不要感到後悔。這件事的確是需要夠執著,夠執著才能在難免有心情起伏、難免得面臨生離死別的日常中,提醒自己:「要記得快樂。」

採訪撰文/田育志
責任編輯/許容榕、朱予安
校稿編輯/李羏
圖/愛奇藝、彭千祐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