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池井戶潤小說改編、2023年播出的日劇《隼消防團》,看似是一部圍繞鄉村消防團生活展開的小品,實則在雅緻鄉間的風景下,隱藏著對地方發展、邪教操控的觀察與反思。這部作品突破井戶潤過往擅長的企業與財經領域敘事,以懸疑推理為包裝,帶領觀眾一步步揭開隱身在鄉村裡的秘密。

《隼消防團》除了揭開邪教「亞比該教團」的謎團之外,主角三馬太郎是一名失意作家,藉著這趟冒險,找回寫作初心,重新面對人性與信念。劇情堆疊細節,帶給觀眾緊張感,並提出關於信仰、歸屬與自由的本質提問,兼具觀影娛樂與人性反思。

(本文有部分劇情透露,請謹慎點閱)

《隼消防團》不僅是一部懸疑劇,更是照向現代社會與人性的鏡。
《隼消防團》不僅是一部懸疑劇,更是照向現代社會與人性的鏡。

有著不可告人之秘的桃花源

《隼消防團》的故事從三馬太郎回鄉展開,在都市發展寫作職涯不順利的他,希望回到故鄉「隼地區」這個小鄉村療癒身心,重新振作。返鄉的他,卻被捲入一連串懸疑事件。

三馬太郎搬入父親遺留下的老宅後,在偶然之下加入由當地居民組成的「隼消防團」。起初,團員們和藹可親,劇情著重農村田野生活,節奏令人放鬆,但很快,村裡接二連三發生的神秘火災與意外死亡事件,讓太郎意識到這個小村落也許隱藏著不可告人的祕密。

《隼消防團》的故事由中村倫也飾演的三馬太郎回鄉後展開。
《隼消防團》的故事由中村倫也飾演的三馬太郎回鄉後展開。

《隼消防團》同時營造鄉村地區的寧靜與窒息感,詭異事件接著發生後,鄉村從此不再是劇中的「療癒場所」,反而更像一座封閉的大山,外面的人無法看清,裡面的人身在其中無法自拔。而太郎身為外來者,在村莊中,面對看起來友善卻詭異的言語,他的「外來者視角」帶領觀眾發現問題,也讓整部劇成功地走向懸疑。

複雜的人性肖像堆疊出滿滿的懸疑氛圍

《隼消防團》劇本成功地塑造出一組複雜性的角色群像。隼地區每位居民表面上都只是平凡的農夫、商店老闆、消防隊員,但每個人都有另一面。他們或曾有創傷,或被信仰綁架,或只是單純順從集體意志。這些人物不是傳統的「壞人」,而是因環境、習俗、信念而走向極端的「普通人」。像是川口春奈飾演的東京導演立木彩,表面上對太郎親切友善,實際上卻藏有與邪教組織之間難以斷絕的關聯,最後甚至差點繼任亞比該教團新一代「聖母」,成為邪教的精神象徵。

這些角色的複雜性,讓《隼消防團》的懸疑性遠遠超過「找出兇手」這麼簡單。觀眾不斷在「他是好人嗎?」與「他是共犯嗎?」之間游移。不只是配角們,連主角太郎的心理轉變也細膩的從外來者、觀察者、參與者,最終成為揭露者。

此劇的角色群像出眾,在主角之外的支線故事也是觀影的一大重點。
此劇的角色群像出眾,在主角之外的支線故事也是觀影的一大重點。

「為你好」才是一種最暴力的支配

《隼消防團》將名義上為「保護村莊」的組織,漸漸揭開真相後,發現竟然跟操弄人心的邪教有關聯。本劇對「邪教」的描寫並不誇張,反而極其寫實:它透過人情與地方文化滲透人心,不是大喊教義與口號,而是慢慢讓人相信「我們是為你好」。這種包裹著善意的支配方式,比傳統宗教暴力更危險,也更難被發現。

太郎在挖掘真相的過程中,發現這些表面的正義行為其實是「邪惡的延伸」,是有心人士為了獲取自身利益而誇誇其詞。太郎也明確的點出,亞比該教團集結眾多信徒,美其名說救了許多人的心靈,不如說是以這些脆弱的靈魂為血肉,滋補自己的慾望而已。

劇集並未將事件的真相大白當作終點,而是讓觀眾意識到:即使邪教被揭發,制度與文化仍在,隨著下一位亞比該教團聖母「Abby」出現,下一場火災、下一位替罪羊,永遠不會結束,留下令人不寒而慄的伏筆。

三馬太郎的外來者視角除了帶領觀眾進入懸疑案件,更是劇情推進的重要角色。
三馬太郎的外來者視角除了帶領觀眾進入懸疑案件,更是劇情推進的重要角色。

成為見證者,寫作才能是對抗虛偽武器

除了懸疑與社會批判,《隼消防團》最動人的,其實是主角作家三馬太郎的內心旅程。從都市到鄉村,他原以為自己是「逃離者」,或是鄉村裡的「旁觀者」,來這裡找回創作靈感與人生意義。隨著事件真相被揭發,當身邊的人都身陷險境,他意識到寫作是對抗虛偽、揭露真相的武器,而身為「作家」這個職業,更是要能面對人性、承擔見證者的重責大任,這是一種從「被動接受現實」到「主動介入現實」的過程。

三馬太郎終於完成新作,他不再只是東京來的外人,而是選擇以文字介入鄉村、介入社會的主體。池井戶筆下的主角們,從來都不是自帶光環、毫無缺點的完人,而是經歷掙扎後仍然選擇勇敢面對真相的人。太郎正是這樣的角色:他並不偉大,甚至一開始還有點落魄,但他選擇站出來。

《隼消防團》由細節堆疊而成,在每一場看似普通的對話與場景中,種下懸疑與不安,對正義的質疑、對地方社會的描寫、對人性弱點的揭露,讓《隼消防團》不僅是一部懸疑劇,更是照向現代社會與人性的鏡。

撰文/林詩嫻
責任編輯/張博瑞
核稿編輯/李羏

到公視+ 線上看《隼消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