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法國的YouTuber酷的夢,集結百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外國人,在他的自製節目《中文怪物》中展開一場中文比拚,迅速地在社群媒體上引發一股觀看與討論熱潮。在參加者裡,有一位留著烏黑長髮、雙眼靈動的女生,她是黃可欣,是當中唯一的泰國人,雖然在節目中出現的份量不多,但「黃可欣」這個名字卻是在2025年金鐘獎公布入圍名單現場,連續兩次被提及;她以《樹冠羞避》的「在在」一角,同時入圍「迷你劇集(電視電影)女配角獎」以及「迷你劇集(電視電影)最具潛力新人獎」。

黃可欣在《中文怪物》與陳安陽同隊,結識許多學中文的朋友。(黃可欣提供)
黃可欣在《中文怪物》與陳安陽同隊,結識許多學中文的朋友。(黃可欣提供)

戲劇科班出身,在泰國就愛看台灣偶像劇

能在臺灣參演戲劇,還是得先從黃可欣學中文說起。泰國的高中學制中,需要選修科學、數學或語言等專科,在爸爸的建議下,她選了中文,其實一開始並沒有想太多,只是這門語言愈學愈有成就感;而喜歡看電視劇的黃可欣,正好在臺灣偶像劇風靡東南亞的時期長大,「《流星花園》、《鬥魚》、《命中注定我愛你》……」一連報出幾部戲名,黃可欣都如數家珍,一直以來都是聽中文原音的偶像劇,更加深她想精進中文的想法。

起先,她曾來臺灣念過一陣子的中文,回到泰國後,發現還想要學得更多、更深,於是決定再度來臺,念了兩年的碩士班,也藉著在臺灣的長期生活,熟稔這項語言。一邊念書,黃可欣也拍攝Vlog記錄在異鄉的日子,當然免不了會聽到諧音哏,「剛來臺灣的時候,不管去哪裡,只要一說我是泰國人,大家都會跟我說『三碗豬腳』!」這是黃可欣眼中「可愛的臺灣人」。

黃可欣也是YouTuber,拍攝Vlog記錄在異鄉的日子。(圖/黃可欣FB)
黃可欣也是YouTuber,拍攝Vlog記錄在異鄉的日子。(圖/黃可欣FB)

住在臺灣,她也充分感受到人與人相處的親切,「我身邊有很多可愛的店家姐姐們跟我當朋友,每次去點餐的時候,她都會跟我說:『一樣嗎?』」幾年生活下來,她成了幾家店裡的熟客,老闆看到是她就知道要點什麼,這也是因為黃可欣總愛在特定的店吃固定的食物,這家吃鮪魚蛋餅、那家吃義大利麵,就跟一般的租屋族沒有什麼兩樣。

至於為什麼開始演戲?其實是有原因的,在泰國讀大學時,黃可欣念的就是戲劇系,也拍過幾次廣告,來到臺灣後她依舊沒有放棄表演的夢想,後來就收到《樹冠羞避》的試鏡消息。

黃可欣(右)飾演的在在,與韓寧在戲中是一對同志伴侶。(黃可欣提供)
黃可欣(右)飾演的在在,與韓寧在戲中是一對同志伴侶。(圖/公視)

在表演時好好做自己,試戲吵出即興泰文台詞

從一開始,導演張均瑜的設定就很清楚,《樹冠羞避》裡「在在」這個角色要由泰國人出演。記得第一次見到導演與選角時,黃可欣就拿出隨身攜帶的薄荷棒在鼻前吸了幾口,「因為他們要我詮釋泰國人,我覺得吸薄荷棒『很泰』!」說著她又隨手拿出薄荷棒聞了聞,不忘介紹薄荷棒妙用,暈車、頭痛時吸一吸就能舒緩不適。

後來確定試上角色,讀劇本成了一大挑戰,雖然彼時在臺灣已經有五年多的生活經驗,但台詞裡的專有名詞、成語,黃可欣還是得請教經紀人。而第一次在臺灣演戲,說不緊張是騙人的,幸好張均瑜總是能察覺她的擔心,每每黃可欣在表演上沒什麼自信的時候,都會告訴她:「做你自己就好!你可以的!」這也成了黃可欣在《樹冠羞避》拍攝期間的重要支持。

黃可欣首次拍戲,多虧《樹冠羞避》導演張均瑜適時開導。(圖/黃可欣提供)
黃可欣首次拍戲,多虧《樹冠羞避》導演張均瑜適時開導。(圖/公視)

黃可欣與角色在在最接近的一刻,是戲裡和戀人普年(韓寧飾)在地下道吵架的那一幕。既是外國人、在按摩店工作,又是同性伴侶,普年擔心阿嬤無法接受在在的身份,於是謊稱在在是在便利商店工作,想先讓家人和在在保持一點距離,但在在發現這段謊言後,單刀直入地表達自己對於欺瞞的厭惡。

在兩人的對話裡,「你跟一個泰國人交往這麼丟臉嗎?」說的還是中文台詞,但接下來兩句「為什麼連你都不了解我?」「身為泰國人有錯嗎?」在在直接飆出母語泰文,這是黃可欣在試戲時的嘗試,「在在其實也很想跟普年好好溝通,但卡在無法用中文表達自己真正的想法,所以才冒出泰文。」

黃可欣(右)和韓寧在《樹冠羞避》有許多精彩對手戲(圖/公視)

在那瞬間,黃可欣理解了在在的委屈,所以選擇用兩人都熟悉的泰文說出心底話。這幾句即興發揮的台詞,使導演感受到黃可欣最真切的感情張力,於是她決定保留試戲時吵出來的泰文台詞,讓黃可欣在戲裡好好的做自己。

在角色身上看到勇氣,會更堅定地追逐夢想

但畢竟是第一次出演電視電影,而且講的是中文台詞,後來張均瑜在電影院包場邀請劇組看《樹冠羞避》,坐在台下的黃可欣還是不免挑惕起自己在表演上有更多進步空間。

不過在在這個角色對黃可欣來說,的確是難以忘記的存在。拍完《樹冠羞避》後,她私下寫了一封信給在在,「因為只有我可以看得到在在,信裡我告訴在在:『我知道你來臺灣工作有多累、有多孤單,我也知道你每次做決定都相當煎熬,但你很勇敢、很堅持,如果是我的話,可能做不到!』」

同為到異鄉打拼的人,黃可欣能同理角色在在的心境。(圖/公視)
同為到異鄉打拼的人,黃可欣能同理角色在在的心境。(圖/公視)

黃可欣自認沒有在在那麼果決,能提得起放得下,她希望自己也能像在在那樣,知道心中要什麼,然後勇敢地堅持向前。當時對在在說的這段話,或許真的得到回應,因為在在這個角色,黃可欣一口氣入圍兩個金鐘獎項。她感性表示,幸好沒有輕易就放下表演這個夢想、幸好在臺灣碰到演出機會時她沒有放棄。追求夢想的確不容易,但她現在多了一點勇氣,會在這條路上,堅定地踏出每一個前進的步伐。

採訪撰文/田育志
責任編輯/許容榕
核稿編輯/李羏
圖片提供/星驊娛樂、公視
封面服裝提供/Lacoste

到公視+看《樹冠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