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4開始的八個年頭,王浩一與劉克襄兩個老文青將台灣的人文風景濃縮進超過50個小時的《浩克慢遊》,節目中既沒有主持人大啖美食誇張喊著「這太好吃了吧~!」,也沒有年輕男女逐浪玩遊戲,卻可以讓觀眾牢牢記得兩人追著火車,又或是撐著把便傘,在大橋上俯瞰溪流的畫面。當行腳節目不做一個「好玩」的節目,《浩克慢遊》找到了旅行的另一種意義,用獨特的魅力展現了三餐四季,鋪陳了平凡,卻又充滿驚喜的台式生活感。
特意設下美學的柵欄讓觀眾迂迴感受
在看行腳節目的時候,觀眾絕大多數感受到的是快樂,是一種最直接打中心裡,毫無遮掩與距離感的快樂,傳達的訊息也很直接:這裡真漂亮,這食物真好吃,這個體驗好刺激,「但在《浩克慢遊》裡,快樂是讓自己有一些柵欄在那裡,這些柵欄都是美學,觀眾是透過這些美,去看到了這個快樂。」劉克襄認為,《浩克慢遊》呈現了某種讓人著迷的美學氛圍,這不但來自身為主持人對這個場域的觀察與認識,節目團隊整體的橋段安排更是藉由訪談、說故事、調整旅行的節奏感、強調攝影的隱喻性,讓觀眾得以在螢幕前享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迂迴。
剖析《浩克慢遊》美學的重要元素來自與兩大點—「角落攝影」與「空拍機」的使用。
「《浩克慢遊》有很多角落風景都拍得非常漂亮,即使是一個山蕨上面有露水滴一滴,光的反射晶瑩剔透,節目團隊也能抓到這個感受。像是第四季片頭的落羽松也是,從下面水影倒上來的光影變化,我覺得最美。」節目團隊對於美的細膩感受,是王浩一最欽佩的地方,有時候拍攝當下並不知道這些角度或是畫面會用在哪裡,但這些看似隨手記錄的片刻風景,卻讓節目變得像詩一樣,可以反覆被朗誦、被體驗,成為雋永的一種存在。「像那個貓在洗臉的片段,應該要多放個三秒鐘在裡面啊!」王浩一笑著說。
除了這種小鏡頭美學之外,使用空拍機營造的電影磅礡感,也是《浩克慢遊》的一大看點。「就連當地生活在那個地方的人,也沒從這個角度來看過,像是北港的朝天宮他就長在那個地方,可是當你鏡頭拉上來之後,你就知道,原來那個路線完全是拱那個廟,會覺得人對這個信仰與天的連結,真的是很驚人啊!」對於這些美學品味的堆疊,王浩一認為這是拍攝團隊的一種集體精神與默契,包含事前的討論、勘景,從製作到攝影的整合,都確實地呈現這片土地極其旺盛的生命力。
「旅人」的觀點來自於土地與人的深刻連結
初來乍到一個地方,多數人都是抱持著踩點的心態來規劃路線,查查IG哪裡最多人打卡,搜尋網路上最熱門的景點,但王浩一認為《浩克慢遊》的切角並非這種「過路客式」的觀點,而是一種「旅人」的心態。「旅人的意思指的是深刻和這片土地、這裡的季節、當地人的想法深刻連結,這也包含了其中生態與文化性的元素。」劉克襄補充說明,《浩克慢遊》不是要去顛覆旅行的意義,也不是要刻意討好觀眾去製造奇觀,而是用認真的心態,透過旅行,去和觀眾討論一件事情,這也是兩位主持人都自許當回應自己生長的這片土地時,所應具備的態度。
回溯到第一季的《浩克慢遊》,雙城的對比是一個很重要的設定,例如第一集所選定的虎尾和斗六,就是以兩個雲林縣人口最多的地方開始出發,藉由互為標的的方式,讓一個地方的特色可以更明顯。但在第四季中,節目團隊開始慢慢發現,由於王浩一和劉克襄兩位老師的風格和分工已經建立,捨棄這樣的設定,反而能讓主持人有更多發揮的空間,形塑另一種觀看台灣的方式。但是,唯一不變的,是《浩克慢遊》的「慢」。
「『慢』的定義並不是速度的問題,而是細細地咀嚼、細細地品味。」王浩一解釋著這八年來貫穿《浩克慢遊》最重要的一個概念。
慢遊,就是生活
在一個地方慢遊,其實就是一種「生活」,而生活的形成不但緩慢,自身的感受也會更加明顯。王浩一回憶起第四季前往都蘭的經驗:「像是都蘭那集就很生活,在山路裡面兩個人騎著摩托車,後來還到泰源去找阿美族的菜市場,然後一早在海邊看著太平洋的日出,那個生活感非常好。」旅行中若融入了生活感,景點就會變成一種融入屬於人的靈韻「場景」,王浩一認為,在那樣的場景中互動,就是一種最好的慢遊體驗。
「慢」所帶來的美感除了視覺上的感動外,另一個就是內在的自省,特別是這次在第四季所碰觸過屬於大時代下由不得的哀傷。第四季的《浩克慢遊》中,王浩一和劉克襄參觀了嘉義監獄,也在高雄鳳山聽到了許多白色恐怖第二代所口述的過去,因為這些歷史的存在,而讓城鎮超脫了地理,有了自身的情緒。「人的生活不只是有正能量而已,他們感受到的一些委屈或者是壓抑,藉由這樣子的旅行,我們可以好好地去咀嚼。」王浩一和劉克襄認為,以他們這個年紀作為主持人,最珍貴的就是處於一種擁有感傷能力的階段,藉由過去的經驗,能夠更加同理這些傷痕,並將他們轉化為可以感染觀眾的一種互動。
「透過一種你已經熟悉的東西,去反省或是反思這個地方,或者去做我這個年紀可以看到的一種對比。」劉克襄也舉例,當在節目中又看到了陳澄波的畫作,自己就會想到他的生平,也能夠想像他的情感,在不同生命階段中出現的轉折與跌宕,是《浩克慢遊》所帶來最大的反省。「回頭再看即使是新的東西,我難免會再把舊的抽屜再打開來,雖然舊的樣子已經忘記了,但它還是會和現在的事情交叉,然後作為自身的對照,我想這一季裡面比較有這樣的機會吧!」想起第四季發生的種種,王浩一頗有感觸地說。
睽違八年重新再梳理《浩克慢遊》的製作脈絡,王浩一和劉克襄在每一站替觀眾寫下屬於詩的註解,透過繪畫、文學、音樂等等的元素,試圖讓觀眾有更多和土地對話的可能,也將社會責任視為一件重要的事情,讓節目成為一個可以為台灣發聲的舞台。
「這些內容必定需要放在《浩克慢遊》裡,那就是一種恰如其分。」劉克襄自信地說道。
採訪後記
跟著兩位老師一起同行第四季的《浩克慢遊》最後一站—宜蘭。每一個看似愜意的聊天之中,都充滿著王浩一與劉克襄對每塊土地的熱情,以及對每一個人的好奇,如同老師說著,慢,即是細細品味。沒有很匆忙的行程,也沒有很拘謹的拍攝細節,在濛濛細雨的宜蘭,兩位老師就這樣踩著爛泥和梨農說著話,偶爾聽著旁邊的小黑狗吠叫幾聲,隨時都會路過一條有著好聽水流聲的小溪。原本以為《浩克慢遊》想創新的是一種顛覆性的風格,但其實在節目中,兩位老師只是希望大家回歸到原點,唯有讓旅行跟生活一樣自然,途中的火花才能被牢牢記得。
兩位老文青的旅行會繼續下去,在老師眼裡,下一站是哪裡或許並不重要,而是那時候的自己將會帶著什麼樣的心情,和什麼樣新的人事物相遇吧。
撰文/朱予安
隨行攝影/呂柏翰
責任編輯/李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