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數的刑偵劇中,觀眾在乎的都是誰是「兇手」,但Netflix影集《誰是被害者》卻反其道而行,藉由抽絲剝繭找出「被害者」,來構成緊密的推理線。2020年第一季上線後獲得社會極大的迴響,結尾父親方毅任(張孝全 飾)和女兒江曉孟(李沐 飾)在監獄中對峙,患有亞斯伯格症的父親,在女兒面前背出女兒生命中的時間密碼,展現愛的那個瞬間,讓許多觀眾動容,也成為觸發第二季的開端,「那個愛的展現並不是直接說我愛你,而是兩個人有一種,不知道怎麼言說的距離,想愛但卻不知道怎麼去靠近一步。」監製曾瀚賢說。

張孝全、李沐《誰是被害者:第2季》網友被父女線劇情感動落淚(圖/Netflix提供)

每個角色都成位了被害者,方毅任視角放大心中的矛盾

依循著觀眾對方毅任和江曉孟父女關係的共鳴,第二季裡兩人同住後有更多的相處,但卻也探討所衍伸的問題,「第一季關注的是人與人的疏離,第二季其實想要做的是『修復』,而修復的核心即是在我們一直以為的固定關係中,產生一些新的變化。」曾瀚賢認為,第一季的成功其實是來自於整部作品是跟隨著社會一起前進,反映了許多當代的議題,而第二季的劇本開發期間正好遇上新冠疫情,製作團隊從社交隔離的情境中,體會到人被困住的狀態,進而衍伸出更多人與人之間的矛盾感。

《誰是被害者:第2季》由原班人馬製作:製作人曾瀚賢(中)、導演莊絢維(右)、陳冠仲(左)

「這一季其實所有的主角也都成為了『被害者』,每個人都可以在這裡面投射,有一點這樣的影子。在後疫情時代,我們每個人生活難免都受到影響,每個人也都有被害的感受。」讓觀眾能有代入感,而不只是成為影集的旁觀者,是第二季最重要的核心,曾瀚賢和製作團隊討論後,決定以「方毅任」這個角色做為切點,開展更聚焦的角色故事。

劇情的一開始方毅任就成為情殺案的最大嫌疑人,他自己和女兒還有徐海茵的關係也面臨瓶頸,他一方面要自證清白,一方面又要把斷裂的關係連接起來,讓觀眾跟著劇情的推演,真正進入方毅任的內心,曾瀚賢更進一步地解釋:「我們或多或少都有亞斯伯格症,為了生存而活著的時候,好像都會有一些強迫症,像是我們看不過去的地方,或是我們無法去理解,還有不被理解的地方。」

《誰是被害者:第2季》張孝全目睹Karencici慘遭割喉命案現場(圖/Netflix提供)

帶領觀眾進入「記憶宮殿」,能量守恆是內心推理原則

與其說是突破,製作團隊在《誰是被害者:第2季》中想做的是更精確的說故事方法,讓觀眾可以在第一季對角色的認識上,有更多的揭露。曾瀚賢分享,第一季製作團隊還在找尋屬於《誰是被害者》刑偵劇的風格,花了很多時間建構一整個虛擬的城市還有世界觀,第二季則是深度往角色內心去尋找意義。

導演莊絢維舉例,方毅任的內心表達即是一種「奇觀」,他在思考的過程會讓自己進入一座「記憶宮殿」,彷彿電影《奇異博士》裡的空間,「記憶宮殿裡有很多正時序和倒時序的呈現,會拿掉其中一個關鍵物件,用一些細節和他的信仰去推理。而記憶宮殿也是有進程的,隨著他的價值信仰慢慢崩解,他怎麼思考這個案子還有他自己,都會呈現出來。」

方毅任在推理思考的時候,會進入自己的記憶宮殿之中。(翻攝自網路)

此外,為了讓觀眾更容易理解方毅任內心的理性思維,劇中方毅任的老師送給他的擺飾「E=mc2」(質能守恆定律)也是關鍵道具。曾瀚賢說,背公式就是一種暗示,「公式就是你總共有三個東西,只要找到兩個就可以推出另外一個,他的思緒總是用這樣的方式在想事情,這是他公式化腦袋在尋找的邏輯。」質能守恆定律對方毅任來說就是一種「平衡」,不管是兇殺案,還是自身所處的環境或人際,都必須靠著公式推演,自己才能獲得答案。

劇中方毅任的老師送給他的擺飾「E=mc2」(質能守恆定律)也是關鍵道具(翻攝自網路)

將角色的思維和情緒以視覺化的方式呈現,是莊絢維與陳冠仲二位導演在第二季中面臨的挑戰,在這次716公車命案中,為了不讓家長知道自己的去向,離家的少年少女使用暗號互相溝通,甚至用了ASCII code(美國標準資訊交換碼)以及盧恩符號系統做為線索,將「不想被理解的孩子」以及「試圖想去理解的大人」複雜的情緒攻防,實體化為加密和解密的過程。

陳冠仲分享,這個暗號系統在劇中的生成,其實是一個協作的結果。一開始劇本會提供幾個重要的關鍵,表明需要「解碼」的過程,美術也會根據這些符號可以傳達的訊息,設計出徽章和服裝的細節線索,提供一個「使用說明」。最後,導演組再梳理出最後的破案過程,調整先後順序,期間也會加入演員對於表演的意見,讓推理更為順暢。

盧恩符號是劇中重要的解謎線索。(翻攝自網路)

〈去我們的遠方〉要有節制的使用,音樂引導戲劇是新的工作方式

除了視覺外,音樂也是這次《誰是被害者:第2季》的重點設計,由劇中角色袁綺翎(Karencici 飾)所演唱的歌曲〈去我們的遠方〉,在劇中橫跨了15年的時空,歌詞中「蒼藍海」、「風鈴谷」等關鍵字不但暗示兇手最後所在的地點,也將離家孩子們共同度過的回憶化為歌詞,成為貫穿全劇的主要線索。在創作之初,這首歌就以大家想要一起離家,出發到一個歸屬的感覺去製作,充滿了冒險的氛圍,卻也在某個變奏的地方,表達出成長後的一種遺憾感,「其實韓劇裡面一開始都會有個音樂總監在,還沒拍之前就會加入,他們通常會了解這個劇要往的方向,甚至提早就會創作一些屬於這齣劇的可能曲風,或是指引一個方向,幫助後續發展。」曾瀚賢認為,這首歌的加入,也為第二季帶來一種以音樂為導引的嶄新工作方式,擦撞出新的火花。

劇中角色袁綺翎(Karencici 飾)所演唱的歌曲〈去我們的遠方〉,在劇中橫跨了15年的時空(圖/Netflix提供)

「這首歌對我們來說就是存在被害者世界裡面的一首歌,他不能用配樂或是插曲去理解,他就是真實存在那個世界裡面的歌曲,所以我們前面是很克制的使用,盡量用寫實的角度讓他露出。」莊絢維說明,劇中〈去我們的遠方〉只會在特定的情節出現,例如江曉孟聽偶像的歌、袁綺翎開演唱會的片段、離家孩子的回憶片段,也因為這首歌是破案的線索,所以象徵著無法溝通的人,產生了互相理解的交集。

陳姸霏和劉子銓繼電影《無聲》後合體詮釋逃家少年團(圖/Netflix提供)

蘇慧倫的魅力是沒有存在感,藤岡靛自帶強烈日本黑道氣場

《誰是被害者》在第一季的堅強基礎上,第二季掀起觀眾討論最高度的,也莫過於新加入的藤岡靛、劉俊謙、蘇慧倫三位演員,所扮演的角色在故事中也具有關鍵性的影響和轉折。藤岡靛所飾演的檢察官張耿浩和方毅任亦敵亦友,從最開始的懷疑到相互合作,展現了層次感豐富的演技和情感表現,「有一天剛好拍到一場戲,我希望他對周邊的角色發怒,他的那個表演讓事情都成立了。他的那種表演很像日本黑道片會出現的,我覺得他是帶著某種文化背景才能做得到的。」莊絢維認為,藤岡靛的存在十分特別,他不只是照著原本劇本的設定,也融合和他本身所在國家的文化,讓角色有一個新的樣子。

藤岡靛所飾演的檢察官張耿浩和方毅任亦敵亦友(圖/Netflix提供)

劉俊謙所飾演的角色林明誠是第二季劇情中一切的開端,小時候不經意犯下地過錯,讓一切失控,成為長大後要背負一輩子的秘密,「這個角色的雙向性不好表達,就是明明他在做他相信的事,背後卻一直藏了個東西,很多時候他的同一句台詞,也必須表達出這種雙向的意思。」談起劉俊謙,陳冠仲也分享,雖然這是個非常陰沉的角色,但劉俊謙其實是個幽默又好相處的人,一上戲就可以立刻進入一個不一樣的反差狀態,讓人感到非常的佩服。

劉俊謙所飾演的角色林明誠是第二季劇情中一切的開端(圖/Netflix提供)

蘇慧倫曾以公視人生劇展《終身大事》入圍過金鐘獎迷你劇集女主角,又以電影《流浪神狗人》奪得第6屆羅馬亞洲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但迄今以十年以上未以演員身分出現,劇中所飾演的法醫薛欣寧在最後的劇情出現反轉,揭露了目的和身分,讓不少觀眾跌破了眼鏡。「我們很常看到她一個沒有自信的狀況,但那個沒自信會讓我更好奇,她也都說我不確定我做不做得到,那我就會更想看到你做到。」莊絢維認為蘇慧倫身上有一個「存在感」很低的特質,她的低調成為了一種特別的魅力,也更好融入第一季的演員群中,無縫接軌成為方毅任的夥伴,「然後她也有一點宅宅的特質,跟方毅任很像,也跟實驗室很搭,但這是她自己的特質,還是她演出來的樣子我有點不太確定。」

莊絢維認為蘇慧倫身上有一個「存在感」很低的特質,她的低調成為了一種特別的魅力(圖/Netflix提供)

《誰是被害者:第2季》的自我理解和換位思考,是每一個角色各自的生命功課,陳冠仲認為,發生衝突都是因為沒有辦法站在對方的立場去想,各種關係會停滯、看不清真相,也都是沒有用另一個觀點去做出新的決定,曾瀚賢也說:「犯罪事情一直發生,因為那個社會在當時,正在面對有無法解釋的東西。像《誰是被害者》這樣的刑偵劇可以繼續做,是因為社會永遠在不同的進程上面,會遇到不同的困難,他可能是個預言,或是一面鏡子。」

對製作團隊來說,《誰是被害者》IP的能量,就是可以陪伴著觀眾一起往前走,當下社會需要什麼,戲劇的力量就可以做出回應,讓每個人在這裡都能找到自己的投射,解決心中的困楚。

《誰是被害者》宇宙拓展中! 監製曾瀚賢盼能透過IP創造持續以懸疑推理為題 挖掘人性內心(圖/Netflix提供)

採訪撰文/朱予安
核稿編輯/李羏
圖/Netflix提供

蘇慧倫早期話題作《童女之舞》公視+線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