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動漫也有舉辦年度流行語大賞,《我獨自升級》中男主角成振宇「站起來。」「交換。」這兩句簡潔有力的指令,絕對有潛力獲獎。這部以韓國網路小說為原作的日本動畫透過25集的鋪成,從被網友吐槽成振宇變強後外表差太多、劇名根本該改為「我獨自整形」,到看過作品後人人都想喊一聲「成哥」,反差之大,甚至在第24集(第2季第12集)於網路電影資料庫兼評論網站 IMDb 獲得9.8的超高評價。在市場競爭激烈、內容類型多元的動畫視聽環境中,《我獨自升級》無疑勾起了跨國籍的觀眾共鳴。

網路小說改編條漫再動畫化,一個弱者的逆襲物語

《我獨自升級》原是由韓國作家 Chugong 所創作、於2016年7月起連載的網路小說,後來在於2018年改編成 Webtoon(條漫)。漫畫憑藉其精美的畫風與緊湊的劇情,被翻譯成中文、英文、日文等多國語言,將原作推向了更廣闊的國際舞台,並在2024年由日本動畫公司 A-1 Pictures 改編為電視動畫,分別在2024年初與2025年初播出第一季與第二季。

故事舞台設定為10年前因世界與其他次元間的「傳送門」突然被打開,這些傳送門通往充滿魔物的地下城,一旦傳送門未被適時關閉,魔物便會跑出來獵殺人類。為了對抗這些威脅,部分人類覺醒了超能力,被稱為「獵人」,他們是唯一能與魔物抗衡的存在,不過一旦覺醒後,便決定了強弱等級。

主角成振宇是一名獵人,卻是實力最弱的E級,人們稱他為「人類最弱兵器」,只要有他出現,就代表今天的任務不危險,即使成振宇依舊會傷痕累累,但為了母親的醫療費與妹妹的學費,他仍鋌而走險。在一次探索任務中,成振宇與隊友被困在一座「雙重地下城」中,近乎滅團,成振宇瀕死時意外開啟了隱藏任務:「弱者的勇氣」。

成振宇初期的模樣,隨著變強後越來越帥,因此也被吐槽劇名該被改為《我獨自整形》

當成振宇再次醒來時,發現自己成為了「玩家」,如同我們熟悉的遊戲一般,他不但能看到半浮在空中的系統介面,還可解任務、買道具,並透過系統提升技能值、獨自升級,甚至能達成轉職任務,獲得不同戰鬥系統的能力。就連現在醫療也束手無策的母親疾病,都透過這項系統找到新的轉機。然而,在打怪練等的過程中,成振宇也將漸漸觸碰到魔物肆虐的世界背後隱藏的秘密。

闇影君主的憂愁充滿人性共鳴

《我獨自升級》的故事元素與模式,其實不算創新,卻把大家熟知的許多戰鬥作品的經典橋段與遊戲哏流暢地串在一起,讓觀眾既可以欣賞流暢的打鬥畫面,也能讓有在玩遊戲的人(尤其是不把眼前怪物敵人全部掃光就不舒服的練等愛好者)很有感,守護著沒有拿出攻略書、卻很努力解謎釐清系統邏輯的成振宇一起成長,再接續不斷顯示出的升級提醒畫面,暢快感更加倍。

雖然初期階段的這些描述,可能也會讓部分觀眾稍嫌枯燥,卻也鋪陳出主角的魅力:即使被吐槽越強越「整形」、受惠於系統之加持,成振宇卻是從伏立挺身到跑步開始默默累積,他的動力也並非為了站上世界頂端,而是為了拯救母親。因為曾經嘗過絕望、曾隸屬於弱肉強食的底層,於泥濘中的成長才讓這份明確又溫暖的努力更加有說服力。

然而成振宇也沒有一般英雄角色的聖母光環,為了「生存」,他同樣會做出合理且殘忍的決定(即使內心的某些角落有所崩塌),他抽取影子的能力是否適合用在死去獵人的「倫理層面」亦十分值得討論,加上莫名其妙成為「玩家」,能力會不會消失的擔憂亦造就出他的不安定。強者的升級之路該怎麼走?又會走去哪?這些變化會帶來哪些代價?帶上一抹憂愁陰影的「闇影君主」就是如此吸引著觀眾。

單一主角視角改編成動畫的困境

《我獨自升級》的成功,自然也要歸功於 A-1 Pictures 在視覺表現上下足了功夫,尤其是戰鬥場景的動畫質量極高。流暢的動作設計、細膩的特效處理、緊張刺激的節奏感,都讓觀眾享受到了張力十足的視覺盛宴。搭配澤野弘之鋪寫的旋律,強而有力的音樂與激烈的戰鬥場景更加完美融合,熱血中不失美感,又帶著《進擊的巨人》般的壯烈與淒美,多層次地增強了觀眾的沉浸感(《進擊的巨人》的配樂者也是澤野弘之)。

針對劇情,製作團隊也是下足苦功。原作為小說的《我獨自升級》,又被改編為 Webtoon,某種程度已有既定的視覺設計與世界觀,不過 Webtoon 的敘事方式、章節切分卻與一般漫畫不同。為這次動畫化注力甚深的 ANIPLEX 製作人古橋宗太就曾提及,Webtoon 是為了讓人們在通勤或上學時,在電車上也能短時間閱讀而設計,因此採用了在短時間內達到高潮的結構,因此要直接將其改編成一集30分鐘的動畫故事並不容易,尤其《我獨自升級》的故事主要都集中在成振宇的視角,但在動畫中不可能一直維持同一名主角的視角,因此製作團隊必須思考如何取得平衡,以及如何在每一集中創造高潮點。

《我獨自升級》之所以引起跨國的動漫迷關注,除了受惠於原作與漫畫累積起的聲量,還在於這次宣傳計畫不同於先在日本創造熱潮、再向海外擴展的傳統模式,而是從一開始就針對全球市場佈局,採取世界同步的宣傳策略。古橋宗太便指出,從宣傳影片到海報,都同時以多語言版本發布,並在全球多座城市舉辦首映,甚至在紐約時代廣場投放了大型廣告,最後英語版宣傳影片的播放量都大幅超過了日語版。加上這次還與與全球最大的動畫流媒體平台之一 Crunchyroll 合作,以確保作品能夠觸及全球觀眾。最後 Crunchyroll 的數據亦顯示,《我獨自升級》成為該季度「最受觀看的作品」,都反映出海外觀眾的高度關注與其策略之成功。

在紐約時代廣場的廣告

另外,雖然原作是韓國,不過為了日本市場,製作團隊將角色名進行了本土化,比如成振宇日文版譯為「水篠旬」,車海印則被譯為「向坂雫」。然而日本以外的地區都是透過韓文名稱來認知這些角色,因此製作上分成日本版、海外版兩次配音,而非只是單純做字幕調整。這份體貼則是源於製作團隊理解日本聲優在海外也很受歡迎,考慮到會看字幕版動畫的觀眾,為避免視聽時的違和感而做的努力,背景、狀態畫面等則都使用英文標示。

《我獨自升級》從韓國網路小說,到漫畫,再到由日本團隊製作的動畫,最終引起全球性的討論話題,除了讓更多人能享受有趣、好看的故事,過程亦展示出文化內容如何在全球化時代突破國界、觸動不同文化背景的觀眾。這樣的全球同步策略,涉及到資源與其他更多背後因素,短期之內也許還無法成為標準化的規格,但一次成功的案例,亦展現了在數位平台普及的今天,不分國籍的觀眾們對優質內容的渴望是共通的。有幸我們身為觀眾,必然能期待不久的將來,會有更多更多「升級」的作品萌芽而生。

文/昭和女子
責任編輯/朱予安
核稿編輯/李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