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之上飯店(山の上ホテル/Hilltop Hotel)是文人雅士薈萃之處,三島由紀夫、川端康成、村上春樹等作家都曾在此留下足跡,爾後也成為新人作家嚮往之處。電影《我命中注定的飯店》以這個充滿歷史與浪漫色彩的場所作為核心,不僅重現1980年代的文壇景象,也透過實景拍攝,讓這座飯店本身成為故事主角之一。

(本文有部分劇情透露,請謹慎點閱)

文壇小蝦米的大膽復仇記

故事從文學新人獎得主加代子(Non/能年玲奈 飾) 的視角出發。她懷抱小說創作的夢想,好不容易憑藉處女作獲獎,原本滿心期待一炮而紅,作品卻遭文壇大老東十條宗典(瀧藤賢一 飾) 無情批評,從此出書之路處處受阻,苦尋不得任何機會。

為了激勵自己創作,她自費入住夢寐以求的山之上飯店,這裡是無數文壇大家完成名作的神聖殿堂,她深信在這地靈人傑之處,能寫出巔峰之作,卻驚覺住在樓上的竟然就是東十條本人。

為報昔日之恨,加代子化身飯店工作人員潛入東十條的房間破壞稿件、拖延截稿時間,企圖讓東十條錯過重要的刊載機會。

加代子的大學學長、如今是知名出版社王牌編輯的遠藤(田中圭飾)暗中推波助瀾,幫助加代子成功擠下東十條,在文壇重出江湖。

然而東十條也不是省油的燈,他很快地發現加代子的詭計,處處與她作對。加代子不斷變換身分,大肆揮霍東十條的金錢、換名重新出道、破壞對方家庭,展開一場花招百出的文壇復仇記,令人捧腹大笑。

片中也穿插了許多配角的細節,像是出版社裡急於尋找「下一個暢銷明星」的編輯、書店裡的王牌推銷員,或是走紅後陷入創作瓶頸的新人作家。他們雖然僅是一筆帶過,卻生動烘托出文壇的生態:不只是才華的競技場,更是資源、眼光與運氣交錯的舞台。

由Non出演的女主角加代子是文學界新人,她的成名之路充滿荊棘。

誰有名誰有話語權的文壇現實

在遠藤的幫助下,加代子也成功踏出第一步,開始嶄露頭角,成為小有名氣的作家。但他們的結合,以及與東十條之間的互動關係,正好影射文壇不對等的權力結構。

比方說加代子與遠藤的合作,並非純粹出於理念與情誼因素,出謀劃策打倒東十條同時,他們仍須在出版社政治與市場壓力間左右周旋。新人輩出、新書叫座不叫好的困境,都在劇中血淋淋地呈現。

加代子更名再出發後,作品反映平平,即便有些許銷量,也未能獲得出版社的重視。出版公司寧可將資源投注在培養新鮮面孔,對她這樣的「半舊不新的」作家不再傾注心力。於是,加代子只能孤軍奮戰,親自跑遍各大書店推銷作品,試圖土法煉鋼維持自己在文壇的存在感,但內心充滿委屈,也形成後段故事的引爆點。

而東十條這個角色,在表面桀驁不馴之下,其實也隱藏著對自我才華的脆弱與不安——瀧藤賢一恰如其分地展露出強硬與柔軟並存的性格面向,使得這場文壇對決多了一層人性張力。

加代子的大學學長遠藤(田中圭飾)幫助加代子與前輩抗衡。

如喝汽水般暢快的觀影體驗

本片的核心魅力仍在於人物設定的鮮明張力。加代子雖為弱勢新人,卻不甘束手就擒;遠藤在編輯崗位上的穩重、敏銳,以及公事公辦的無情,讓人瞬間感受到出版產業的高張力;東十條看似高高在上,卻因為恐懼、自負與虛榮而變得更立體。

而演員的表演,帶有濃濃的舞台劇風格:場景轉換迅速,敘事節奏緊湊,幾乎沒有多餘的枝節,角色間的互動像是在舞台上你來我往的即興對決,更讓觀賞體驗宛如暢飲汽水,熱情刺激、酐暢淋漓。

然而,這樣的敘事手法也有其侷限。個別的詭計戲碼雖然動機充足,但在執行上有時過於誇張,顯得缺乏說服力。例如角色為了破壞對手稿件而大費周章的計策,雖能引人發笑,卻在真實感上有所折扣。觀眾容易覺得這些橋段更像「鬧劇」而非精密的計謀。

作為輕鬆小品,這部電影的確維持了愉快而流暢的節奏,但在情感層面缺乏持續的高張力 ,似乎較難讓觀眾隨著主角的復仇之旅心驚或叫好,是本片稍嫌可惜之處。

加代子與文壇大老東十條宗典(瀧藤賢一 飾) 的互動是本片一大看點。

笑鬧之餘 追憶那段逝去的文學歲月

在荒誕喜鬧的情節背後,整部電影最令人神往之處,在於精緻重現數十年前的文壇氛圍。

全片以1980年代為背景,在點出大型出版社左右作家前途、「大老至上」封建思維等不公不義的結構之外,影片也同時呈現出當年文壇仍是社會主流的景象:連載小說讓人引頸期盼,作家動態牽動全民關注,文學獎揭曉宛如當紅選秀節目般備受矚目,如今這些昨日頭條,都可能只是演算法浪潮下的一粒沙礫。與此同時,老出版人對內容出品嚴謹而清晰的標準,編輯對文字品質的自我要求,也形成社會的文化底蘊。

影片的美術與服裝亦對氛圍營造功不可沒。厚重的木質書桌、昏黃燈光、手寫稿紙,都將觀眾拉回到那個慢工細活的紙本年代。

數十年後的今天,也許一切的效率變得更快、資訊也愈發豐富,但在流量競逐與即時性至上的時代氛圍下,對文學的純粹追求、對文字內容的細緻把關,以及優質內容的長尾傳播能力,似乎都不如以往那樣強韌與穩固。

這部電影勾勒的畫面,不僅是復刻歷史風貌,某種程度更是對當下出版與閱讀環境的溫和質問。對於身處資訊洪流、仍然熱愛文字與文學的觀眾而言,這部電影應該能引發一份「思古幽情」,它帶領我們回想那個以創作為榮的年代,也提醒自己在繁忙的生活當中,文字仍有力量帶領我們稍作停步、放慢呼吸,重新養成深度思考與細讀的習慣。

走出戲院之後,也許會想再度翻開一本書、一篇連載作品,讓文字在心中沉澱,幻化成詩句。

《我命中注定的飯店》重現了1980年代的文壇景象。

撰文/劉奇威
責任編輯/Bay
核稿編輯/李羏

《我命中注定的飯店》公視+線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