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到楊德昌的電影,你可能馬上會聚焦在80年代起開始富了的台北,但同時在「致富」的亢奮空氣中,看到了相對於外在張揚擴建,愈形逼仄的心靈。在當時被形容為「聽得到錢在響」的年代,楊德昌以他的分鏡表,看到我們
1993年,藍正龍的國中補習班來了一位特別的老師,他的頭髮微微燙過,舒服地梳分成兩邊,像早期孫耀威的造型;他喜歡穿背心,但不是太正式的那種;他的個性很活潑,臉上掛著的笑容有點成熟,卻又帶著點孩子氣,看
姜典剛從北藝大畢業的那年,他著迷記錄自己的夢境。「那個夢是,我站在廢棄公寓外,突然出現一個老管家,要帶我去看娃娃的墳場。我跟著他在廢棄公寓裡往上爬,管家指著一個陰暗、堆滿雜物的房間說:『這就是娃娃的墳
「為什麼會選擇以海洋為主題?為什麼會以兒童為主角?」在許多人的印象中,「水深危險,禁止戲水」是台灣海域的標配,大人偶爾帶孩子到海邊戲水,也通常會繃緊神經、視線一刻不敢離開孩子,但是《海洋日記》導演張皓
荒蕪的兒童樂園、充滿塗鴉的建築、廣袤又寂靜的稻田,這是《地獄里長》中對「地獄」的想像。沒有上刀山下油鍋,聽不到痛苦的呻吟,也看不見亂噴的鮮血,導演瞿友寧用有點童趣,甚至有點近未來的觀點重新詮釋地獄十殿
一個腳有殘疾的保全,因為前女友意外過世,不得不接手撫養他素未謀面的兒子。在陰錯陽差之下,他又收留了落魄的天才賽車手阿駿,在這個組成不太尋常的家庭中,三人互相扶持並成長,這是温昇豪在電影《我和我的賽車老
清秀的五官、慧黠的眼神,14歲的阮柏皓看起來比實際年齡更小一點,卻有一股穩重的氣質。說話時侃侃而談,不時搭配生動活潑的表情,讓人很難不被他吸引。性格陽光的阮柏皓,經常在風格暗黑的犯罪心理劇中露臉,像是
《我的麻吉4個鬼》是一部喜劇,改編自韓國的經典電影《開心鬼上身》,劇中充滿詼諧甚至滑稽的元素。但是,導演謝沛如並不滿足於只是好笑,她尤其希望這部片「不要太卡通」,而能夠真誠、認真地表達出人物的情感。
你所熟悉的,未必就是你所愛的。柯叔元從生涯初期,就經常接演八點檔鄉土劇的重要角色,很多人對他的印象也來自這裡,比如《夜市人生》裡性烈如火的創業者楊昊天,或《風水世家》中正派、講義氣又孝順的「明星哥」林
當胯下的雞雞終於受不了懦弱的主人對喜歡的女人躊躇不前,不甘心自己誕生在這個地球上卻沒有好好被使用,於是化成人形,決定幫主人爭一口氣,找回自己的人生主導權。《春水奇譚》裡的獵奇幻想既如一池被吹皺的粉色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