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韓劇的題材和話題越來越豐富,仔細深究,會發現許多厲害的韓國編劇骨子裡都有著轉型正義基因。其實很多人把轉型正義給想窄了,以為轉型正義只能關乎大視野大格局的政治和歷史,但轉型正義也可以聚焦、涵蓋在個體生命或家族脈絡上面,包括培養同理心、調查或挖掘真相、公開承認錯誤、並對受害者進行彌補等等。而韓劇已經把轉型正義拍成了精,現在不只拍歷史劇才講轉型正義,職人劇、律政劇、家庭劇、甚至復仇劇都可以體現轉型正義的精神。

豈止是韓國,曾經是兩場世界大戰侵略國的德國,二戰之後在蘇聯陰影之下存活的鐵幕國家如波蘭、捷克、羅馬尼亞,甚至波羅的海三小國,亦不乏卓越影視創作者把轉型正義的基因注入作品裡面。與東歐國家相較,波羅的海三小國電影在台灣較為罕見,不過罕見不意味著無法接近,2023公視國際兒童影展進行線上放映的拉脫維亞與挪威聯合出品電影《鐵幕下的童年》,相信台灣觀眾絕對看得心有戚戚焉。

混合媒材展現的影像力,奇幻與詩意滿溢的敘事氛圍

台灣四五六年級生從小在國民黨威權統治的戒嚴生活中長大,接受洗腦加填鴨的雙重壓制教育,讀報聽廣播看電視都只能被動接收人家幫你決定好的「假象」,頭髮不能留長,自己熟悉的母語被禁止,好些經典文學哲學歷史書籍一旦被和共產黨扯上邊就變成禁書……。《鐵幕下的童年》主人翁伊兒茲也不例外,她在這樣一個層層受到鉗制的生活環境中成長,她對著銀幕外的觀眾娓娓道來自己的鐵幕人生和家族史,而這正是本片導演伊兒茲.布科夫斯卡.雅克森(Ilze Burkovska Jacobsen)的自傳電影,以手繪動畫、實拍記錄、加上包括新聞片段、平面照片、文件檔案和電影畫面等混合媒材所完成的動畫紀錄片。

如果說電影有電影語言,那麼動畫當然也有屬於動畫的語言——那是非以動畫形式無法表現的影像創造力。動畫紀錄片既有動畫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又結合紀錄片對於真實的捕捉,《鐵幕下的童年》的主要部份是手繪動畫,二戰末期只有褐灰黑色的納粹佔領生活、被赤化的地圖、悲劇性家族歷史、沉悶無光的鐵幕生活,由孩子視角出發的時候比較明亮,大人角度則顯得陰鬱。

電影開場,伊兒茲回憶爸爸媽媽帶著年幼的她穿越重重驚險來到海邊,海面和天空的湛藍,與他們一家三口身上衣物飾品不同程度的藍色遙相呼應,對比電影中段主角回憶母親因身為「共產黨敵人」之女而屢遭欺凌打壓,為求生存不得不加入共產黨以示效忠,畫面上出現的卻是早逝的蘇聯共產黨員身份的父親,一身強健體魄駕著一艘小船,身後則是妻小,忽然風雨交加,他伸手向上一抓,居然出現繪有列寧頭像的旗幟幫他們遮風擋雨的駭然影像。此刻,伊兒茲才幽幽說出,自己並不想如母親那般被貼上標籤被命運捉弄,她想要像父親那般加入最強的團隊,唯有這樣她才可以照顧媽媽。

這時船上的爸爸消失了,身著校服的伊兒茲解開脖子上的紅領巾,領巾竟撐成一張風帆,她勇氣十足迎風而立,接續連串蒙太奇讓我們知道伊兒茲在校表現積極而出色且被選為領導,再回到海景,伊兒茲把掉到海裡的母親拉上船,天氣好轉,兩人順利脫困,沙灘上有豐盛的水果食物等著她們。

海邊與岸上,校內與校外,回憶與獨白,歷史與幻想,這些不同維度的生命片刻虛實,透過動畫被理所當然地串連起來,動畫超越時間和空間,凌駕言語和肢體,在奇幻詩意間跳躍奔跑,試著去尋找去挖掘真實。

找到個體與群體的平衡,拉脫維亞超越恐懼的人民意志

《鐵幕下的童年》以非常個人非常私密的角度,回顧了伊兒茲從1970年至1990年在蘇聯拉脫維亞成長的個人經歷。電影的英文片名My Favorite War直譯就是「我最喜歡的戰爭」,伊兒茲說自己最喜歡的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拉托維亞境內最後一個蘇聯軍事基地在1995年關閉,對於伊兒茲來說這場戰爭才終於正式結束。我最喜歡的戰爭原來是個反義詞,蘇聯佔領下拉脫維亞人民無法自主沒得選擇的鐵幕生活,根本不是真實日常,而是戰時的隱忍與被欺凌,而這段長達半個世紀「戰時生活」得以結束,有賴的是每個人民找到的真實。

在後花園土堆中發現德軍骨骸是找到真實,在學校寫作文時經過自主思考如實寫出自己想法是找到真實,看到不公不義或者自己不認同的事情而幾經深思為之發聲是找到真實,不再為自己的出身以及各種標籤感到困擾或羞恥是找到真實,號召班上同學一起連署向校長要求取消女生的軍訓課也是找到真實。

所謂找到真實,就是在個體與群體之間找到平衡,並且弄懂選擇和幸福之間的連結,這樣意志便能超越恐懼,才有拉脫維亞人民連署退出蘇聯,1989年達成600公里人鏈、200萬人手牽手橫跨拉脫維亞、立陶宛和愛沙尼亞的「波羅的海之路」出現。

找到真實的不只是伊兒茲,找到真實的更是拉脫維亞。
而《鐵幕下的童年》不只是一個兒童的成長記憶,其實更是一個國家的成長故事。

文/鄭秉泓(影評人)
責任編輯/朱予安
核稿編輯/李羏

入選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片首輪名單!2023國際兒童影展《鐵幕下的童年》公視+免費線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