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南時候》是台灣公共藝術史上第一部劇情長片,也是頭一次沒人要管導演李鼎拍的內容:沒有投資方,沒有人要求修改,甚至沒有一定要在院線上映,「這是我第一次跟編劇何昕明感覺這麼受尊重,剪完後他們也不用看,你拍什麼就是你的。」評委不會指導藝術家如何創作,而是讓藝術家以作品闡述為何如此創作。最後剪接、調光及音樂等主創團隊一起確認定版,139 分鐘,一刀未剪。

電影被邀請擔任「2023 高雄電影節」耽美主義的開幕片、 順利找到電影公司發行、片子也要在國外上映,還參與了亞洲的同志影展⋯⋯後續種種都是李鼎從未料想,就如同《環南時候》的穿越、環南市場頂樓的夕陽一樣魔幻。終於,他將讓環南「我們這種人誰要看」的故事被世界看見。

夏騰宏、王渝屏、初孟軒、宋柏緯飾演環南四少。(Catchplay提供)

當地攤販指定同志題材,要好看也要賺錢

「怎麼會拍我們?」、「我們這種人有什麼好拍的?」、「我們的愛情誰要看?」每當李鼎來到環南市場進行田野調查,當地的攤販總是疑惑,怎麼會有電影關乎他們。

環南市場位於萬華區,是台北市的左岸,都會的邊陲。攤販去除魚腥、清洗內臟、沖刷泥水,把美味及故事留給了大臺北地區的餐廳與家庭,卻沒留下多少給自己。電影台詞「洗澡要跟環南的人學。」是真屬他們之間的黑話,驕傲裡似乎帶點不自信,好像得把環南的氣息洗去一般。

導演李鼎為了拍攝《環南時候》深入探索萬華的故事。(Catchplay提供)

2021 年《環南時候》開拍前夕,台灣疫情第三級警戒發布,李鼎的手機大響,警告他曾拜訪的環南市場有確診者足跡。整個萬華就此停歇,當地居民要他沒事就別再來,「我們都想榮耀環南,可是真要拍的那年,卻是大家最怕這裡的時候。」拍攝延宕的那一年,李鼎依然天天與環南的人保持聯繫、關心,繼續聽他們的故事。他想,老天爺讓他接觸到環南的此刻,可能就是希望他把故事說得更裡面一些。

田調從兩年變成三年,為劇本增添不少細節,但裡頭的同志愛情倒是環南人打從一開始就指定的。那時攤販叫李鼎要拍片就要賺錢,不要拍出連環南人都不想看的作品,也說只有黑道和同性戀這兩個題材是觀眾愛看。但環南以前真的有黑道,沒拍好可能被斷腳筋,所以好像也只能拍同性戀,「那時他講得很激動,又拿著一個刀子,所以我就說『好』。」李鼎開玩笑地說著。

初孟軒、宋柏緯在電影中的同志情十分動人。(Catchplay提供)

1991年的關鍵夏天,環南市場展現堅忍魄力

不過同志議題,確實就是環南一直沒被說出口的故事。片中宋柏緯所飾演的乩身陳保定就是源自真實人物,其原型從未透露自己的性向,是因李鼎在田調的過程也在形塑故事的原型,才讓陳保定侃侃而談自己的過去。電影裡頭陳保定的內心拉扯、神明桌下的毆打全都是真實;在與青山宮洽談拍攝時,也有廟方人士說起過去就曾有同志友人因為不被接納而跑去變性,自此跟他們斷絕聯繫。這段過往回憶的勾起,讓青山宮點頭,協助拍攝這部有同志及奇幻色彩的電影。一切彷彿是天意,把時機自然地串起,而李鼎在其中加入穿越的設定,讓電影在「真人真事」的前提下,與真實人物保有一些距離。

《環南時候》於青山宮拍攝。(Catchplay提供)

《環南時候》的故事從現代穿越回 1991 年,李鼎說是因那年的夏天改變了環南市場:過去北北桃軍營每天多達 160 輛軍用 2 噸半大卡車前來採購軍中伙食,直到當時的參謀總長郝伯村下令成立國軍「副食中心」,伙食改為統一招標,環南市場七成的收入突然就要真空。不過市場有其韌性,能屈能伸,將玉米削成玉米粒、將大腸洗淨切段、引進各式香料,從服務與類型拓展了過去沒有的市場,填補交易缺口——環南有一種打不倒的魄力,從市場到人皆是如此。

編劇發狠讓所有人錯過,唯有時間才最公平

但魄力的展現是來自世事的沖刷,是在艱困中覓出生存之道,而《環南時刻》裡每個角色也總是在錯過裡成為了自己,「我沒有想到編劇何昕明這麼狠,不只要陳耀華(夏騰宏飾演)錯過一切,也要每一個角色都錯過,這部片演的全部都是最不好的時候。」李鼎說。

陳耀華與俞康敏在錯的時間相遇。(Catchplay提供)

故事裡陳耀華無法和俞康敏(王渝屏飾演)在對的時候相遇、張安健(初孟軒飾演)和陳保定(宋柏緯飾演)處在不被接納的時代,讓主角們的生活處處都是挫敗,「其實這部片會叫《環南時候》,不叫時光或時刻也和錯過有關。時間一直都在,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你終究會發現有些你最愛的人才是背叛你的,反而有些你討厭的人最後會幫你。最後當你跪在神明面前,就會知道這其實都是最對的時候。」體認自己的慘不是誰的虧待,才有辦法隨著時間繼續走下去。時間與生命的哲理,是李鼎希望留給觀眾去對位的命題。

《環南時候》劇中最讓人感動的男性情誼,一直是李鼎深耕的題材,從《到不了的地方》、《大崎下》到《憨嘉》,有父子關係裡的難解、性向的徬徨,也有兄弟間的情誼,「我覺得我是全世界男生最愛訴說心事的那個人,比任何人都了解男人的各種面貌。我來到這世界最大的使命,就是要讓大家知道天下有這麼多不同的男人。」

李鼎擅長梳理男性間的情感。(Catchplay提供)

李鼎很慶幸自己是一位導演,能和演員及幕後團隊一起,把那些曾向他傾訴的男人與男孩的故事拍成電影,徹徹底底地體驗過一遍。

至於電影被看作 BL 與否,李鼎認為這不是他所決定,過去可能被作為行銷的標籤,但如今看的是這個群體是否能接受他的作品,「能夠被一個圈子接受是很開心的事,就像我去青山宮,他們願意讓我進來,甚至願意說我可以代表他們,這是我的榮幸。」

採訪撰文/麥恩
責任編輯/許容榕
核稿編輯/李羏

延伸閱讀:宋柏緯 X 初孟軒專訪|演員之間有一種脆弱的交換,那個當下很純粹也很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