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可怕,或鬼可怕?身兼編劇的《幸福房屋事件簿》導演蔡怡芬,試圖在這齣以「凶宅」為主題的影集中,向觀眾拋出這道選擇題。「當你跟著女主角一起走過這段『英雄旅程』,看見週遭很多人都活得像鬼,有職場的鬼、愛情的鬼、自己心裡的鬼……,這些鬼會作祟,基本上是來自於人的執念。」蔡怡芬説。

探究人心深不見底的複雜面向,一直是蔡怡芬做為創作者的母題。初入職場前十年,她在廣告公司做文案,而跨入影視圈的契機,是擔任國片《雙瞳》的宣傳統籌,自此便從宣傳發行做起,開始踏上編劇之路,寫過《渺渺》、《彼岸之嫁》等劇本。後來也當起導演,拍攝以女性犯罪為題材的《追兇500天》,2020年的短片《箱子》,更獲得西班牙錫切斯影展(Sitges Film Festival)最佳短片獎。

這次的《幸福房屋事件簿》,則是她首度自編自導長篇電視劇,主題同樣和死亡跟犯罪有關,但卻是部以房仲為主角,有靈異元素的職場輕喜劇。

好萊塢電影劇本結構,「啟程」、「啟蒙」、「歸返」三階段的自我追尋

同時兼具喜劇、靈異、職人三大戲劇類型,蔡怡芬說,這些看似衝突的創作元素,其實都來自她個人真實經驗。打從開始當編劇,她便一直想把當上班族時遇到的光怪陸離事件寫成劇本,選擇房仲做為創作題材,則因為自己也買過房、還曾真的差點看到凶宅。而她本人,就跟劇中有「陰陽鼻」的男主角一樣,有靈異體質,能感應到另個世界的存在。

劇中女主角陸安琪除了查凶宅,最終也揭開父親失蹤背後的真相。

「我看到香港真的有一個凶宅App,讓你看房時可以搜尋,很方便實用,所以就把這個靈感拿來創作。」於是,劇中由陳庭妮飾演的超級房仲陸安琪,接到來自總公司「凶宅調查」任務後,便找來能聞到「阿飄味」的助理游大志(蔡凡熙飾),兩人攜手揭開每間凶宅背後不為人知的秘密。

但同時,對自認「怕窮不怕鬼」的女主角來說,這也是一段「找回自己」的內在追尋之旅。三十多歲、單身、未婚,從小父母離異,父親失蹤,形塑陸安琪個性獨立、堅強的一面,她努力在職場打拚、衝業績,是為了彌補內心的不安全感,希望用錢換取更好的生活;但另一面,她有外人看不見的脆弱,期待被愛、被照顧,希望當自己孤立無援時,有人能伸出手拉她一把……。如此矛盾性格,正是現代人的寫照。

所以,蔡怡芬創作劇本時,就設定這齣十四集的劇,是一段屬於陸安琪的英雄旅程。如同好萊塢常見的英雄電影,主人翁一旦踏上冒險之旅,將歷經「啟程」、「啟蒙」、「歸返」三大階段,才能順利完成任務、凱旋歸來,而在《幸福房屋事件簿》中,女主角也有相同經歷。

從小父母離異,安琪得陪伴、照顧母親(王靜瑩飾),使她看似獨立堅強、內心卻容易感到不安。

像一開始因為母親欠債、被客訴,她急著想賺錢,只好被迫接下副總裁(丁春誠飾)交辦的任務,展開凶宅調查之旅、設法將功贖罪;接著,調查過程中,她陸續遇到各種挑戰,被客人陷害、遭感情背叛、事業也不順利,但種種苦難,不僅打不倒她,還引領她直面自己的內心、放下過去對金錢和愛情的執念,最後,終於與自己和解。

編劇不再只是個人意志出發,觀眾的代入感最重要

「這是一種相對科學、有效率,快狠準的創作方法,」蔡怡芬説,這次會想用英雄旅程的架構來說故事,主要是先前參與《彼岸之嫁》劇本創作,讓她見識到Netflix這樣的國際串流平台,如何與跨國編劇團隊合作。

通常,會由一位編劇統籌抓出劇本骨幹,負責定調故事主軸大綱,以及每集分場大綱和情節點,再與合作的幾位編劇共同討論出A、B、C等不同的故事線,和各別角色設定,大家集思廣益、完成劇本的線和面,才交由合作編劇各自寫完分集劇本,完成後,最終交給編劇統籌整合。

「美劇產製速度很快,像《怪奇物語》(Stranger Things) 規模那麼大,卻能做到一、兩年出一季,就代表他們用的是一種流水線的作業方式。」蔡怡芬解釋,當國際串流平台興起,影視作品源源不絕產出,創作者的時間、心力卻有限,這就代表了,投資方與製作公司必須找到更精準、有效率、且控制風險的創作方式,讓大量作品能夠順利推出。這和過去戲劇以編劇個人意志為創作核心,很不一樣。

不過,縱使創作方法不同,蔡怡芬認為,一齣戲要有好的市場反應,關鍵還是能否讓觀眾有代入感,「這樣大家才會想一直追下去,不是說用什麼方法,效果就會比較好。」

安琪與大志這對性別、年紀、個性互異的搭檔,因為並肩作戰,逐漸產生革命情感和曖昧情愫。

例如,《幸福房屋事件簿》除了職人劇常有的成長元素,看準台灣人愛看房、買房,容易對房仲、甚至凶宅題材有感,男女主角的人物設定,也有一番巧思,「要創作一對搭檔,他們兩個人本身要很有衝突性,這樣角色才能產生互動跟火花。」

劇中,陸安琪跟游大志性別相異、年齡有差距,連個性也很不一樣。陸安琪性子急、事業心強,隨時都處在拚搏狀態;游大志動作反應常慢半拍,胸無大志、處世佛系,過著與人無爭的打工生活……。但也因為兩人如此不同,隨著時間相處、有了革命情感,漸漸產生意想不到的化學反應,也為故事增添「姐弟戀」、「三角戀」的感情元素,讓觀眾更有共鳴。

房仲黃色制服代表熱情,女主角家中藍色裝潢暗喻孤單

此外,因為帶有喜劇和靈異元素,從演員的表演方式,到美術、視覺設計、音效等環節,《幸福房屋事件簿》的表現形式其實介於寫實與非寫實之間,希望讓觀眾看了能有奇幻感,但又不至於背離現實。

有「陰陽鼻」、能與鬼溝通的大志,常穿象徵佛系青年的綠色衣物,加深觀眾對他的印象。

像劇中巧妙運用「顏色」帶給人的心理感受,來呈現角色的不同性格與狀態。如房仲制服的黃色,象徵熱情、積極;女主角家的裝潢卻是藍色系,反映她下班回到家,私下憂鬱、孤單的一面;男主角常穿的綠色服飾,則代表他平靜、溫和、與世無爭的狀態。因此,除了角色本身設定,透過色彩加成,也強化觀眾對他們的印象與認同感。

走過這段英雄旅程,陸安琪發現,最可怕的,其實不是人、也不是鬼,而是存在自己心中的執念。因為執念,讓徘徊在屋子裡的靈魂難以安息,人也無法放下過去,坦然向前,但至少最終,她開始練習向內看、而不是向外求,試著和過去的自己和解。

「我們希望觀眾看完,能從這些故事告訴自己,不用那麼執著,讓自己好過一點,你會發現其實還有很多選擇。」蔡怡芬說。

《幸福房屋事件簿》用代表陽光、朝氣的黃色,做為房仲制服、辦公環境主色系,呼應導演蔡怡芬想帶給觀眾的希望感。

採訪撰文/Ada Kang
責任編輯/許容榕、朱予安
核稿編輯/李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