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蘇聯搶先美國成功發射第一個人造衛星史普尼克1號;1961年,蘇聯的尤里.加加林(Yuri Gagarin)成為第一個登上太空的人類;1969年,美國太空人阿姆斯壯(Neil Armstrong)登陸月球。美、蘇兩大強權在1950年代至70年代的戰場不在陸地與海洋,而是在太空之中。

對於當時的孩童而言,探索天際是每個人都曾懷抱過的夢想。然而,隨著月球已經被美國「征服」,而當時科技又不容許造訪火星等其它星球,兩強頗有默契的握手言和,在1975年結束了太空競賽。一方面,當時的百姓也會質疑,與其將錢灑向天空,不如將拿來改善民生問題。

以這個角度來看,在比利時電影《太空男孩 Spaceboy》(2021)的背景當中,11歲的小男孩吉姆可謂生不逢時。

1980年代宇宙浪漫下的殘酷

在1980年代中期,吉姆與天體物理學家爸爸葛蘭遷入一個新社區。吉姆很為爸爸感到驕傲,因為他始終相信他會成為史上少數能夠登上太空的物理學家之一。同樣也愛好科學的他,也盼望能夠實現自己的太空夢。

在學校的科學實驗競賽之中,吉姆與同學艾瑪組隊,目標是計畫打造一個太空氣球,兩人一起遠離地表、直逼太空。只是對於兩個孩子而言,這種想法實在太過不切實際,何況他們的發射基地位在一個穀倉,設備自然也不夠齊全。能否真的實現這般瘋狂夢想,成了故事最大的懸念。

不過如同前文所述,在這個時代底下,人類對太空探索的熱情早已不如以往。不只是此,對於當時的孩子而言,對太空的浪漫想像不再,取而代之的,甚至是心理上的創傷。

「挑戰者」解體災難象徵父親威望的崩毀

編劇選擇的故事背景,正是1986年挑戰者號太空梭災難前後。在那惡名昭彰的電視直播之中,載運了七位太空人的太空梭應聲在空中解體。全世界的觀眾,尤其是對太空懷有熱情的孩子們都親眼目睹了這令人驚愕的一幕。當時美國太空總署為了增加市民對這次太空計畫的關注,甚至特別開放徵選,讓一位並非專業人士的平民得以登上太空。在這位平凡的女老師克里斯塔.麥考利芙 (Christa McAuliffe)啟航之前,許多人也對她寄予眾望,因為這趟航程,象徵著一般人也能實現太空夢。

不過隨著挑戰者號太空梭的解體之後,夢想受到重創。這起事故也使得美國正在進行的太空梭計劃中斷32個月。在《太空男孩》中,吉姆也與父親一起盯著直播觀賞全程,不過真正讓他感到失落的卻不全然是災難本身,而是隨著這起意外,他的父親也決定暫時退出計畫。原來那爆炸的太空梭,象徵的也是父親威望的解體。

對於吉姆而言,自己崇拜的父親沒有實現登上太空的承諾,這種失落,成了促使他更加緊想要自己實現計畫的企圖。而在另一方面,因為隱疾而被家人過度保護的艾瑪,之所以同意與吉姆一起升天,當然也不是基於贏得科學實驗競賽這般表象的理由,而是為了希望向雙親證明,自己有能力能夠為自己做一次決定,去到一個脫離他們掌握的所在。

現實人生都不會是童話故事

表面上是充滿童趣氣息的兒童電影,身兼編導的奧利維耶.貝胡(Olivier Pairoux)卻對角色的內在衝突與具體的心理訴求多有雕琢,讓故事更顯深意。對1980年代的時代還原,也不僅是在布景與服裝上,就連電子合成器感的配樂,都有助於讓觀眾那個時代的氛圍。

雖然最後呈現了一段吉姆與艾瑪真的戲劇性地登上天空的畫面,但這卻不見得是寫實性的描述。在片初,我們便知這是成年後的吉姆對女兒的述說的故事。既然是說給孩子聽床邊故事,總是不免有加油添醋,也避開了寫實的殘酷。

導演想說的,顯然並不是兩個孩子是否有成功實踐他們的夢想,而是他們「成長」的那一個瞬間。吉姆理解到現實不是童話故事,即便是堅不可摧的父親也可能因為現實而必須放棄理想。但故事卻也是具有雙向性的,透過艾瑪的角度,家長也能從中理解到對孩子過度的限制,總會引來反撲。

在往後30年,人類對太空的探索固然存在一些新的里程碑,但相關的太空報導似乎不在對一般人引起這麼劇烈的影響。或許有另一個關鍵性的原因,那就是在此之後的好萊塢電影,總是能用炫麗的電腦特效創建出比真實還要更迷人的星際題材電影。

長大後的吉姆成了一個太空人嗎?片中沒有解釋。但如果他代表的就是故事的主述者,或許我們可以認定他或許就此成了一個電影導演或編劇?至少透過了這個故事,他給予了孩子一個重要的訊息—「有夢,就勇敢地去實踐吧。」

文/無影無蹤 (影評人)
責任編輯/朱予安

《太空男孩》公視+免費收看
第十屆國際兒童影展39部話題作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