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漫畫小說有超越少女漫畫之勢,影響力今非昔比

BL文本的起源日本動漫,其影響無遠弗屆,它就如同一塊龐大且穩固的地基,使後續延伸出的同人誌、BL漫畫小說、BL影視劇、BL遊戲在此基礎上能無限壯大。根據中華動漫出版同業協進會(簡稱漫協)提供的資料顯示,2024漫畫博覽會累積參展人數達65萬人,雖與2023年的數據相比只增加1萬,但實際上是因颱風來襲導致首日停展,使原本五天的展期變成四天而影響參展人數,若與2022年的48萬人次相比,足足上漲了17萬;2024年的參展廠商多達150家,攤位超過1200個,相比2022年的110家廠商、800攤位,皆有顯著的上漲趨勢。

以往少女漫畫為女性讀者的消費主場,近年同為女性向的BL漫畫勢頭猛烈。漫協企劃主任許雯涵表示,BL題材在漫畫市場明顯上漲,雖然台灣原創BL僅佔一兩成,日韓佔比七八成,但就各家出版社設立的BL漫畫專區逐漸擴大來看,其市場潛力相當驚人,依然有開發的可能性。

早於2012年,東立出版社就以BL題材建立了「紫界書系」,另外如台灣東販「PURE書系」、長鴻出版社「耽美向書系」,同樣都將BL題材額外規劃分類。以長鴻出版社為例,女性向的少女漫畫和BL漫畫一直為其銷售主力,行銷公關黃琪蓁表示,長鴻在2024漫畫博覽會光是BL漫畫的銷售,就佔了總銷售業績四成,每年穩定輸出。

此外,東立出版社官網公布的女性向漫畫暢銷排行榜中,前十名有九名皆為BL題材,且還霸榜前六名(2024年6月數據,每月更新)。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BL題材的銷售數據皆具備可觀潛力。

台灣原創BL漫畫輸出日本,出版社挖掘創作者拓展海外市場

長年扎根BL漫畫小說領域的自媒體創作者林依瑩,於IG上擁有超過6萬的追蹤人次。她分享自疫情後,明顯感受到接觸BL的群眾日漸增加,「可能疫情期間大家在家沒事就開始挖,就發現這些有趣的東西(BL漫畫)。以前這個東西比較敏感,大家不太會在網路上發表太多,都是私底下在比較小眾一點的社群討論,但是現在已經沒有分類了,IG、FB、Threads好多人在討論。」

林依瑩補充提到,台灣原創BL這幾年也越來越多,不少出版社都在挖掘潛力創作者,除了推實體書籍之外,也會協助銷售海外版權或周邊商品,比如東立出版社在2024漫畫博覽會中,特別推出《我的助理男友》和《觸摸的練習契約》的角色形象香水,後續又推第二彈《我的網紅男友》和《記憶的怪物》,皆為台灣原創BL漫畫。其中,漫畫家桂的《我的網紅男友》另推出日本版和廣播劇,漫畫家Mae的《記憶的怪物》則出了日本版以及同名遊戲。

《我的助理男友》推出角色形象香水

長鴻出版社行銷公關黃琪蓁分享,雖然日韓漫畫依然獨佔鰲頭,但近年越來越多台灣原創BL逆輸出至日本,像是先前長鴻就替漫畫家Gene《微光的召喚師》、漫畫家子葉《輕輕灑落的晨曦》、漫畫家藍叉《視線交會的三秒後》賣出日本版權。

此外,因網際網路發展使電子「條漫」成為新的內容載體,讓台灣創作者有更多的舞台能被看見。由中央研究院策劃創立的《CCC追漫台》於2020下半全面數位化上線,就成為許多台灣漫畫家發表創作的平台,而站內的人氣排行榜的前兩名皆為BL題材,漫畫家小河少年Kawa的《16647》和漫畫家每日青菜的《Day Off》持續霸榜。《Day Off》不只於線上累積破150萬的瀏覽量,實體書更是翻譯了日版、韓版、越南版、英文、德文、俄文、泰文、葡文版、法版等九種語言版權。

漫畫家小河少年Kawa的《16647》在CCC持續霸榜中

BL原創小說漫畫改編成本高,影視作品傾向獨立發展劇本

然而,雖台灣原創BL漫畫漸漸走出一條路,但近年蓬勃發展的台灣BL影視劇卻多為原創劇本,鮮少台灣本土創作做IP影視化改編。對比日韓興盛的BL漫改劇,以及中國、泰國大量的BL小說改編劇,台灣反其道而行,大多是在原創劇本電視劇播出後,再另外推出劇改漫畫或小說,形成有別於其他國家的特殊發展狀況。

漫協企劃主任許雯涵表示,「台灣前幾年產業間有些隔閡,近三年開始推跨界開發,文策院也協助推動媒合,陸續才有更多討論空間。漫協也有辦理原創IP風雲榜,讓跨業人士參與過程、增加認識台灣漫畫小說作品及跨業開發機會。過去產業比較狹隘,這幾年努力讓作品多角化發展,畢竟紙本市場消退、數位市場又有盜版問題,造成台灣原創發展不易。」

經營「CCC追漫台」多時的文策院指出,台灣還未有像日韓一樣建立起蓬勃健全的產業鏈,讓IP創造更多商業價值,使得BL劇很少源於本土改編劇本,而是多以原創故事為主。台灣的小說、漫畫等環境較為辛苦,創作者難以靠全職連載生存,大多作品規模較小而精,若要改編對於編劇而言需要添加更多原創劇情,成本相應增加,使得改編小說及漫畫通常不會是影視創作團隊的首要考量。

林珮瑜本身具有小說家及編劇身份的,她在撰寫《奇蹟》(2021年)小說時就有影視化的打算。

林珮瑜則透過《奇蹟》嘗試故事影視化的可能,本身就具有小說家及編劇身份的她在撰寫《奇蹟》(2021年)小說時,便以可影視化為前提創作,並與尖端出版討論後推出前導影片及歌曲,成功帶起討論,雙向推動小說的銷量與改編成影集的可能,於出版的2021年被腐女們討論為「最想看到被改拍成戲劇的BL小說」,並於2023年翻拍成影集。

文策院也積極透過旗下的漫畫基地舉行的「ACG產業交流會」媒合漫畫作品的改編,今年宣布三部CCC追漫台的BL作品《你的工作&你的休假》、《狗血耽美劇的攻略技巧》及《啵啵起司》將由三點水製藝文化有限公司改編為2.5次元的BL舞台劇。除此之外,BL漫畫家每日青菜的《DAY OFF》也在今年「澳洲台灣影展」贏得「台灣出版品改編短片提案競賽」,有望成為台澳合作的首部BL作品。

每日青菜的《Day Off》在「澳洲台灣影展」贏得「台灣出版品改編短片提案競賽」

同人誌創作圈和腐文化高度重疊,大型二創展覽會粉絲數量驚人

回溯BL漫畫小說的演變,「同人誌創作」才是「腐文化」發展的初始關鍵。同人誌指的是一群同好的共同創作/既有作品二次創作,而「YAOI」一詞流行於同人誌創作圈,原是同人作品沒有高潮迭起、沒意義的自嘲用語,1980年代後因《足球小將翼》的男性愛戀二次創作風潮急速擴張,後續漸漸將引發CP妄想的同人創作稱為「YAOI」。在泰國把BL影劇稱為「Series Y」,當中的Y即為「YAOI」。

台灣每年有各種大大小小的同人展,其中以台灣同人誌販售會(簡稱CWT)、開拓動漫祭(簡稱FF)最廣為人知,而CWT以女性向同人作品著稱,就是BL相關創作。2024 CWT同人展於台北台大體育館拉開序幕,開展首日就創造萬人空巷的驚人人潮。同人創作者陸修分享,每年人流和攤位明顯不斷增加,場地越變越大,經過某個熱門攤位往往會擠爆,比如上半年引發熱潮的劇場版《排球少年!!垃圾場的決戰》,其二創產物就成為今年同人展的熱銷作品。

《排球少年》衍生的同人創作向來是熱銷作品(林依瑩提供)

除了實體展的商品販售外,也有不少線上平台替同人創作者提供販售管道,像是台灣同人誌中心就以同人誌為主軸,進而延伸同人周邊、同人數位作品(泛指音樂、遊戲與等數位形式),也提供同人活動與同人相關店家等相關資訊,另可於站內創立交流社團。台灣同人誌中心提供之2023年數據顯示,32,225件同人漫畫中,有19,508件為BL同人漫畫;26,035件同人小說中,則有22,027件為BL同人小說,站內年度瀏覽量則破210萬,與前兩年的150萬和180萬呈現明顯漲幅。

發展至今,同人誌創作圈和腐文化高度重疊,自媒體創作者林依瑩表示,「腐文化是灌溉同人誌的養分,腐文化有多精彩,同人誌結出來的果實就有多飽滿,所以現在同人誌創作大多都是BL相關。」

2024年CWT同人展現場,有各式各樣BL作品(攝影/蔡若君)

VTuber界也流行男男CP,粉絲串聯製造話題

BL從二次元動漫小說到三次元影視劇,同時擴散至廣播劇、手遊、VTuber等新興產業。VTuber可以說是日本二次元文化的最新變體,結合動漫與聲優,打造出「實體化」的虛擬網紅。Playboard公佈的2023年YouTuber十大抖內榜單中,非真人的虛擬網紅VTuber就佔了四位;VTuber風潮也刮進2024漫畫博覽會,相關廠商專區從2023年的三家倍增到近十家。而BL的觸角,也隨著熱潮深入VTuber。

經營女性向R18音聲社團「男色研究所」方所長分享,BL在VTuber裡可作為一種營銷方式,「男色研究所合作的幾個男V,我會幫他們湊CP試水,看市場反應。其實腐女跟乙女(喜歡男女愛情的觀眾)有時候是重疊的,湊CP就看兩人有沒有化學反應,以及大家反應熱不熱烈。」這些男V和男色研究所合作音聲劇作品,若是CP話題帶動起來,就能達到宣傳效果。

不過方所長提到CP不能亂湊,「V圈有一個詞叫做『降落』。他們直播完之後還有很多觀眾,那不能就直接結束解散,會有點意猶未盡,這時候這些V之間就會說我把我的觀眾帶去你那裡,也就是帶著觀眾『起飛』然後『降落』到另一個V的直播間。」這樣的互動讓VTuber的粉絲互相串聯,自然而然創造CP話題。

男色研究所參加2024年CWT台灣同人誌販售會,現場與粉絲互動(圖/男色研究所IG)

此外,VTuber圈內粉絲也會主動將自己喜歡的男V組CP,比如在Twitter(現稱X)上設相關tag,點入就能看到粉絲自主替兩位男V創作的影片合輯或繪畫,這實際上和同人誌創作有異曲同工之處。若是CP熱度有助於男V本身的知名度,他們也樂於在各自的Discord社團互動。Discord為一款免費的通訊應用程式,主要針對遊戲玩家、教育或商用,為現今VTuber主要的匯集交流平台之一。

然而,方所長指出CP不能亂湊,營運策略還得是粉絲自主的嗑CP,因為這都和BL影視圈營銷CP一樣,可能牽扯出「CP綑綁」、「賣腐撈金」的爭議,處理不當一不小心就會讓聲勢一落千丈。

BL音聲劇是一片待開發藍海

男色研究所專攻的音聲劇同樣源於日本,相對於第三人稱聽故事的廣播劇,音聲劇以第一人稱視角,使聽眾如同「角色」般獲得沉浸式的體驗。方所長分享,DLsite可以說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二次元作品平台,舉凡漫畫、動畫、遊戲等都能在上面找到最多元的作品,其中音聲劇、廣播劇也相當豐富,許多日本BL漫畫在DLsite上皆有廣播劇版本。該網站不只提供英文和繁簡中文,還有韓文、西班牙文、德語、法語、泰語、越南語⋯⋯多種語言,「DLsite現在應該是音聲劇做的最大、最好、服務最多、作品性癖最全面的。」方所長說。

DLsite是粉絲眼中音聲劇做的最大、最好、服務最作品性癖最全面的網站。(圖/網路)

「BL音聲劇在日本非常多,像遊戲《新世界狂歡》裡的聲優刺草ネトル就是走BL音聲劇。」方所長提到,日本聲優產業本就發達,而廣播劇、音聲劇和新興的VTuber皆以聲音作為傳遞媒介,使得聲優有更多發揮舞台。目前台灣廣播劇、音聲劇尚有很大發展空間,反倒是VTuber快速崛起,因此推廣廣播劇、音聲劇,就變相在替台V拓展舞台。另外像是BookWalker也有許多聲音作品,廣播劇、音聲劇、ASMR等等,BL相關在近幾年同樣增長顯著,「還有市場可以開發,作品數量還不算多,這是一片藍海。」

DLsite和BookWalker都可由創作者自行建立帳號上傳作品。而2022年由台灣PINKCORE發行、遊戲工作室Infinity Alpha和侍達合作開發的BL遊戲《新世界狂歡》,同樣在DLsite推出漫畫版和廣播劇,其中廣播劇《NU:カーニバル~古城の魔法~》自三月上線以來,為目前站內BL廣播劇CD綜合排行榜冠軍,「我覺得《新世界狂歡》真的很厲害,台灣自己做的,反向逆輸出日本再回來,這也是我們男色研究所想做的事情。」方所長表示。

《新世界狂歡》遊戲全球爆紅,提供全方位的感官刺激

《新世界狂歡》自2022年推出以來,持續在世界各地掀起風潮,目前已支援繁簡中文、英文、日文和韓文五種介面語言,它實際上是先於2022年初的CWT同人展登場,在今年的展場依然可見其熱度不散。《新世界狂歡》更連續兩年舉辦線下週年活動,以實名登記方式抽選限量門票,另為海外粉絲設置線上直播票卷,線上線下都一掃而空。

《新世界狂歡》一週年活動現場盛況

BL廣播劇製編導「獅子女巫」本身也是遊戲玩家,她認為《新世界狂歡》的成功在於它精確掌握腐女的關鍵喜好,像是邀請了備受二次元文化愛好者喜愛的日本聲優替角色配音,以及「美人攻」、「狗狗受」各種鮮明的「攻」和「受」角色設定,再加上大尺度的無碼場景和臨場感十足的現場音(如喘息聲),為遊戲玩家營造身臨其境的全方位感官刺激。方所長補充說,「它其實就和沉浸式音聲劇很像。」

從漫畫小說到影視劇、VTuber、廣播劇、音聲劇和遊戲,BL的痕跡可以說是無孔不入、無所不在。其文化養成已行之數十年,於2019年疫情前後先在影視產業創造高峰,動漫圈、VTuber、聲音作品和遊戲產業,同樣是在疫情期間飛速發展。在社群媒體上刷到的生活議題、社會時事,也能察覺「BL視角」藏於其中,逐漸形成所謂的「泛BL化」現象。

BL文化也影響遊戲產業,推出相關遊戲。(攝影/蔡若君)

探討腐文化的《腐腐得正:男人的友情就是姦情》作者Cocome表示,「『泛BL化』是近年來三次元影視類的BL作品興起後,造就的跨文本群類的性別現象。只要涉及男男戀,不論是否標示為男同志向或LGBTQ+作品,甚至只是詼諧有趣或諷刺性的男男梗,或多或少都會看見BL的鑿痕與影響在裡頭。」BL題材這個以往被視為次文化的領域,或許已成為最主流的小眾文化。

採訪撰文/蔡若君、麥恩
責任編輯/許容榕、朱予安
核稿編輯/李羏

解析BL熱潮:一鍵看完整專題

公視+ BL 特別企劃線上看

❤️《婚禮心旋律》:感到職業倦怠的婚禮歌手承俊,面對浪漫儀式也無任何美好幻想。直到遇到代班的鋼琴樂手在賢,隨著每次的相處,曖昧的旋律漸漸在兩人耳邊響起。

❤️《糖果色的戀愛反論》週刊記者尾上聰因職務調動緣故,竟與看不順眼的攝影記者蕪木元治成為搭檔。兩人在合作過程中,漸漸打開彼此心房,這對職場冤家有辦法相親相愛嗎?

❤️《駛入心途》載著你愛上我!帥氣醫生Tawan遇上摩的司機—陽光男孩Mork。摩托車的後座,前胸貼後背的行程中,兩個人彼此之間的心越靠越近。

解析BL熱潮 1|中國耽美禁令靠跨國合製突破,台灣同婚合法讓創作者勇敢說故事

解析BL熱潮 2|CP營業讓粉絲高度黏著,《HIStory》系列從數據找到幸福經濟

解析BL熱潮 3|介於清水和激情之間,台灣特有「純愛感」逆輸出日本

解析BL熱潮 4|傳統電視台靠BL年輕化,從行銷角度打破創作框架

解析BL熱潮 5|BL劇在串流平台是賣方市場,全球瘋搶供不應求

解析BL熱潮 6|腐圈觀察:台灣BL偶像劇套路多開始走下坡,日本泰國CP營不營業看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