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的香港電影總透著一股傳承感,像是卓亦謙導演的首部長片《年少日記》由爾冬陞監製、祝紫嫣導演的首部長片《但願人長久》有關錦鵬提拔、何妙祺導演的首部長片《我談的那場戀愛》則有編劇師父陳慶嘉的協助,吳君如
亞洲電影在全球市場佔有一席之地,卻少有獎項能全面呈現其產業樣貌。觀察全球以「亞洲」為範圍的電影獎或影展,常見兩個侷限:一是以「亞洲新銳」為主,如釜山影展的招牌單元「新浪潮獎」,專選亞洲新導演第一、二部
德國導演克里斯汀·佩佐繼探索「水」的《水漾的女人(Undine)》之後,這次聚焦「火」,巧妙融入自然與情感的交錯變化。
通過深入探討遠距離關係、移民經歷與身份認同,《小嫉妒》不僅是一部聚焦分離的家庭劇,更是一場對親情、犧牲與自我成長的深刻反思。
數學天才瑪格麗特取得博士學位在即,卻在一場重要的研討會上,被指導教授的新學生指出致命錯誤,使得她累積數年的證明過程化為烏有,悲憤之下,她決然放棄學業,出走校園,看似陷入漫無目的、自暴自棄的流浪,其實是
橫掃第60屆金馬獎4項大獎、第26屆台北電影獎最佳劇情長片,並獲得第4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亞洲華語電影獎」的《老狐狸》,以1989年台灣股市飆漲的年代為背景,描述單親爸爸廖泰來(劉冠廷飾)和兒子廖
《我的幸福婚約》改編自日本小說家顎木亞玖彌的同名輕小說,在短短兩小時內呈現原作的世界觀與與多位角色身世,挑戰不小。雖然跟原著小說相比,部分人物動機和劇情細節無法完整交代,但電影憑藉清晰的故事線和演員的
連續兩年,金馬獎將最佳影片頒給了在中國被404的獨立電影,2023年的第60屆頒給《石門》,2024年的第61屆頒給《一部未完成的電影》,兩者都把鏡頭望向疫情下的中國生活。 大多數國家的疫情電影於20
為了消除古裝劇可能有語彙困難,《天生一對》巧妙融合歷史重現與現代幽默,從現代穿越回古代的卡蘇蘭,她的一舉動在劇中成為「現代化突兀」的笑點。
《我的意外男伴》的英文片名 The Man with the Answers 直譯是「有答案的男人」,但這部電影並非給出答案,相反地,它提出問題,包含社會普遍存在的現象,以及人生大哉問。